我的網誌清單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4: 善用相對思考

前言:
這一篇是高級篇,而且是貫通整個「如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系列的觀念總整理篇。所以,建議讀者除了要先看過本系列的前三篇文章外, "轉念系列-11: 「相對思考」與「絕對思考」的差別"這一篇也要先看過,這樣在看這一篇時,比較能夠前後貫通,收穫也會比較多。

我會把我的一些文章列為高級篇,就是這些文章所談的內容比較複雜,需要讀者要先有一些人生歷練加上一些深思後,才會進一步体會這些文章的內涵。


很多人一定認同這種人生觀:
生命,就要忠於自己且活得精彩,就是要完成自己的夢想。

很多書都在寫偉人或成功人物的傳記,但絕大部分失敗或平凡人物的一生,卻沒有人去做記錄。當然,這是人性使然,每個人都想要成功,想要變富有或受歡迎。但真實世界裡卻是大部份人都過得很平凡,也有一部分人過得並不如意,而轉變成憤世忌俗的人。而如果你有去觀察或比對成功人士與一般平凡人的說話方式或對人世間的評論時,你就會發覺,觀念(人生觀)在人的一生成敗中佔有一個相當重要的份量。
一個錯誤的觀念,會讓一個人浪費自己的生命,而且只讓自己生活在自己認知的小世界中。而如果又把這錯誤的觀念有意無意間也教導給小孩子的話,又會影響小孩子的一部分的生命。

我認為,擁有獨立思考的重要好處之一,就是可以讓人判定什麼樣的觀念才是好的觀念或是正確的觀念,或者說是可以經得起長時間考驗的觀念。


我在另一篇 "轉念系列-2: 吃素是慈悲 ? 是愛護地球 ?"的留言中,有去反駁一個匿名讀者的觀點,我在其中的回答就是把「相對思考」作一般性的應用。我在該篇留言中,是以微生物作為例子去回答,但其實,我也可以用植物作為例子去回答。只是如果要以植物做為例子時,需要相當大的篇幅。

現在,我就要在此用植物作為例子,去延伸回答(反駁)這個匿名讀者的觀念。同時,我也把「相對思考」的應用方式來一起做回答。

以下的論述主要是去表現「相對思考」的應用方式。我會用植物去反駁吃素就是慈悲的觀念,是因為我發覺,當我用反駁吃素等於慈悲的觀念當成例子時,我可以把「如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前面三篇重點與觀念做連結與整合,然後與「相對思考」的觀念融合成一個動態性思考與多角度思考的技巧與習慣。
當讀者可以掌握其中的訣竅又能實際應用到自己生活的經驗時,我相信讀者的獨立思考能力一定會有大幅的進步。



吃素就是慈悲 ? 就是愛護地球嗎?

當人們以動物觀點去看植物時,會有很多誤解、無知或形成不正確的觀念。

如果一個三歲小孩問父母:  花朵看不看得見蜜蜂時,父母要如何回答?

我們要是能像一個好奇的小朋友一樣,對於植物的所有一切問題,都以動物的觀點去問時,可以問出很多種問題,例如,

植物不像動物有肺或魚有魚腮,但它可不可以呼吸? 如果有,它如何呼吸 ?

如果你是個文盲,你可能用直線思考或直覺式的回答: 不行,植物不能像動物一樣可以呼吸。

但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大部分的人在小學時期都有學到植物的基本知識,都知道大部分的植物是用葉子在行光和作用,所以植物可以用葉子來做跟動物呼吸的相同功能。

觀念註解: 以觀念的溝通或說服的技巧來說,先讓聽的對方(或被溝通的對方)有個已知的事件或知識作為基礎,再把其他同類型觀念或可以連結卻不同的觀念作做為比較與對照後,聽的對方才比較容易由熟悉的已知再類推到不了解的未知,同時,也會比較容易接受新的觀念。


從上面已知的知識與觀念做為基礎後,接下來再問的問題,就開始變得很有趣了:

植物沒有眼睛,但它看不看得見?
植物沒有耳朵,但它聽不聽得見?
植物沒有鼻子,但它有沒有嗅覺? 聞不聞得到四週的味道?
植物沒有嘴巴,但它能不能說話或彼此做溝通?
植物沒有腳,但它能不能移動?
植物有沒有觸覺?
植物有沒有意識?
植物有沒有情感?

要「分解」(或可說是「破解」、「拆解」)上面的問題,可以先用問「為什麼」的方式,把很多問題給細分化,再把事件的最根本部分(或元素)給找出來。

例如,植物沒有眼睛,但它看不看得見?
這是用人類與動物的角度去看問題,因為問的問題就已經先用「眼睛」去做看不看得見的基本「工具」。但如果要分解這個問題時,可以先問:

人類的眼睛「為什麼」可以看見外面的事物?
針對這個問題,你可以很容易從很多地方找到解釋的原因,但重點是要找到跟植物有相關的「元素」。
人(或動物)看得見,是因為眼睛內(眼球後方)的感光細胞要能接收到外界的光譜,再由視神經傳到大腦做判讀。
看不看得見的根本「元素」就是能不能接收光譜後,再做出反應。植物如果做得到,有沒有眼睛就不是重點。就像植物沒有肺,也可以呼吸,只是呼吸的方式與工具與動物不同而已。

但除了用問「為什麼」的方式,可以把兩個事件的共同元素找出來外,也可以用相對思考的方式,來反問對方,也就是用「相對思考」的方式去破解對方因為「絕對思考」而形成的觀點。

如果你問一個人,植物沒有眼睛,但它看不看得見? 而對方回答植物看不見時,你可以再追問,對方的視力是多少? 不管對方有沒有戴近視眼鏡,如果對方回答是1.0或1.2或甚至2.0,你都可以把一般檢查視力的量表放到五十公尺外,看對方還看不看得到。如果看不到,你可以問對方,因為看不到五十公尺外的量表內容,是不是就可以下結論說對方就沒有視力或沒有視覺?
對方一定不同意這種說法,因為對方還是有視覺與視力,只是視力沒有像老鷹那麼好而已。


當對方用類似這種方式回答時,你就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要是一個人是全盲,就要連一點光線都看不見才是對的(這也是絕對思考的表達方式)。如果一個人還是有一點點對光影的感覺,就不算全盲,就算還有視覺的,就算還是看得見的,只是視覺(視力)沒有一般人好而已。
那植物是不是全盲? 答案顯然不是,植物是看得見光的,而見還可以「看到」人類看不到的紅外光的。就算讀者對植物的認知很有限,也應該聽過向日葵會有向光性的現象吧?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 植物沒有眼睛,但它看不看得見?
答案是,植物看得見,只是看見的方式與工具與動物不同而已。



視力相對值示意圖



這樣的問答法就是用「相對思考」的方式去破解對方因為「絕對思考」而形成的觀點。
這也是「相對思考」的應用之一。

「相對思考」是一種動態思考,也是一種多角度的思考方式。


從植物沒有肺但也可以呼吸,只是呼吸的方式與工具與動物不同而已。
再到植物沒有眼睛也看得見,只是看見的方式與工具與動物不同而已。

同理可再進一步探究,
植物沒有耳朵,但它聽不聽得見?
植物沒有鼻子,但它有沒有嗅覺? 聞不聞得到四週的味道?
或問植物有沒有觸覺?


讀者可自行去尋找跟植物相關的研究與書藉來判定,植物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很顯然,很多的書與實驗也會同意如下的敘述。

植物觸感得到,只是觸感的方式與工具與動物不同而已。
植物聞得到,只是聞到的方式與工具與動物不同而已。
植物聽得見,只是聽見的方式與工具與動物不同而已。(註: 雖然有很多實驗表示不同音樂或聲音,會讓某些植物成長速度或長高程度不同,但很多科學家對植物是否可以聽到音波,比較持保留態度。因為有可能植物可以感觸到動物(如蜜蜂或蜂鳥)的翅膀振動,而不是聽得到音波。)


至於植物沒有腳,但它能不能移動?

人是動物,所以可以移動。而植物就是無法移動的,對吧 ?
但這是以人的速度感在看世界。
如果把時間的速度拉到跟光速一樣時,尤其如果有生物是以光速在移動,而且這個生物的整個生命就只有二秒鐘時,人類相對於這個可以光速移動的生物來說,人是跟植物一樣的不會動。


但是,進一步的問,植物就真的是無法移動的嗎?

首先,中文的「移動」是兩個字合起來的。以一般人可以認同的是,植物是無法「移」,但可以「動」。可以「動」的植物有很多,例如捕蠅草、含羞草或向日葵,但他們無法「移」到其他方,因為它們的根是固定在一定的位置的。
但是,如果時間的速度拉到跟地殼變動的速度一樣慢呢? 如果你把一個攝影機放在一個植物前面十公尺左右,連續拍它二百年之後,再給它快轉播放出來看時,這個植物有沒有在動?

當他的種子在其他附近土地繼續發芽時,它有沒有在變大或變多?

以浮萍生長方式來說,它算不算是可以移動? 那藤蔓用攀爬其他植物(樹木)的方式呢?

很多人知道細菌或病毒是可以移動的。
想想看,當長時間來觀察植物時,很多植物「移」與「動」的方式,是不是跟細菌與病毒的方式很像呢?



接下來挑戰更有爭議性的問題。

植物沒有嘴巴,但它能不能說話或彼此做溝通?

在「植物看得見你」(What a plant knowns : a field guide to the senses)這本書中有提到的例子:
例如,歐洲的玉米品系的根會主動認知吃它的玉米根蟲,並發出化學信息,招引其天敵 (線蟲) 前來,協助玉米殲滅吃它的根蟲。疆南星植物的葉莖受到病原體的感染時,會製造並釋放揮發性化學物質到空中,通知鄰近未感染的植物,使其及早提高警覺並啟動抗病原體的免疫系統。科學家仿製該類化學物來防治作物的病蟲害,減少農藥用量,達到環境保護與節省生產成本的目的。

很多人對於植物能以這種溝通方式還不會覺得很驚訝,至少跟人類能及時的雙向且有語意的高級溝通方式是不能相比的。
但這種想法也是以人類的時間感與速度感去看植物的溝通方式的。
如果時間拉得很長與記錄很久的時間後,再用快速播放來看時,植物的溝通與改變自身的速度(演化速度),是讓很多科學家非常驚奇的。



植物有沒有意識?

要破解這個問題,首先要先確定一般人所謂的「意識」是指什麼。
如果讀者上Google或維基百科打上何謂「意識」,你會發覺到目前為止,「意識」還是一個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沒有人可以給意識下一個大家都認同的定義。
但如果一定要以人類自以為的意識來定義時,也可用「相對思考」的方式去破解人類因為「絕對思考」而形成的觀點。



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人類所定義的意識雖有很多細節的不同,但絕大部分的共同點是指有大腦的動物才能因為複雜的神經反應而對外界刺激有種自我存在感的反應與感受。

但因為植物沒有大腦,所以一般人與科學家都不會認為植物有意識。

但如果把問「為什麼」的精神再次發揮時,可以問一般人或科學家,大腦為什麼會產生意識 ?

大腦不就是很多的腦細胞互相連結後,對於外界的剌激後腦神經產生一堆反應嗎? 因為人類目前的科技對大腦還不是很了解,所以連最頂級的科學家也還無法回答為何許多大腦的細胞互相連後所產生的腦神經系統反應後,會讓人類產生意識,而各別腦細胞卻無法產生意識。

細看單一腦細胞或身体其他各種細胞時,細胞的構造相對於大腦是比較簡單的(事實上單一細胞也是相當複雜的),所以單一細胞可以做的反應(或執行工作的內容)也是相對簡單的。
同樣是看單一細胞時,植物細胞也是相當簡單的,但如果植物可以在長久的演化下,對於外界的昆蟲(不管是會吃該植物的害蟲或會幫該植物傳花粉的益蟲)有非常精巧的反應時,植物是否也是有某種意識? 不是由單一植物而產生的意識,而是由長年累積下來的反應方式與其他動植物互動後而產生的自我存在感? 如果單一植物的作用就像是單一個腦細胞時,當許多植物的互相信息溝通與連結後,就像許多腦細胞的溝通與連結,就有可能產生植物的自我意識,而這種意識不是人類的時間認知方式可以感受得到的,除非用長時間記錄後,再用縮時攝影的播放方式播出來後慢慢研究,人類才有可能會察覺植物的意識。
當人類到目前為止,都無法明確定義什麼是意識,自然的也無法排除植物是否可以產生意識的可能。也就是說,雖然人們無法証明植物有意識,但也無法反對它們產生意識的任何可能。



植物有沒有情感?

我在這先做一個假說,如果植物是可以說話的,但它的說話方式與人類不同,而且不是人類可以聽得到的音波範圍時(人耳可聽的音波:20~20000Hz),人類只能確定,人類還聽不到且聽不懂植物的話而已,而不能確定植物能不能說話。

例如,當人類把樹木的樹技砍斷時,而樹木大叫一聲類似如人類語言的 "好痛啊!!"三個字,但這三個字卻用三天(72小時)的時間才可以講完(樹木發出超低的低頻),人類耳朵確定是聽不到的,就算人類用高級的音波偵測器連續錄下這72小時的樹木「慘叫聲」,而且可以把其他自然界發出的各種低頻音波都過濾掉了,人類也未必可以解讀出來樹木所發出聲音的意義是"好痛啊! "這三個字。更不用說如果其他樹木也會對這顆受害的樹木也發出同情或生氣的「聲音」時,人類依然無法知道的。

人類可以說話與發出聲音是靠喉嚨內一個叫做「聲帶」膜的振動而產生的。一般人類男聲的頻率約在95 ~142Hz,而女聲則約在272~558 Hz。
想想看,如果樹木或其他植物可以不用「聲帶」膜的振動,而利用其他方式發出超低的音波或甚至是可以互相說話與溝通時,這會不會是人類原先沒有認知到的世界?

雖然上述的假說會有很多科學上的漏洞與爭議,但畢竟它只是假說。很多宗教的論述(如生前的世界與死後的世界)在科學的實証精神上來看時,頂多也只能算是一種假說。
要証明其真偽,只有等待未來科學的再進步。


回到吃素或不殺生是不是慈悲 ? 或是不是愛護地球的這種觀念來。

在網路上就可以找到有佛教信徒去定義吃素或不殺生,是指不殺(不吃)有「意識」的生物,有些則是定義成不殺(不吃)有「情感」的生物。很顯然,同樣是佛教信徒,對於吃素或不殺生的定義,也是不同的(有意識不等於有情感)。

我在上面的論述雖然沒有証明植物也可以有意識或情感,但也同時指出所有人類的科技與認知也都還不能排除植物有意識或有情感這兩件事。當然,除非有人很無聊的把意識或情感定義成非常的窄化,也就是只定義成跟人類幾乎一樣的表現方式時,才會去下結論說植物不會有意識或情感。但即使是用如此窄化的定義方式,這也是用絕對思考的定義方式,只要有人敢如此定義出來,就容易被人用相對思考的方式給破解或找到其中矛盾之處。

我事實上注意吃素這種觀念已經超過三十年了,我也曾經跟很多不同宗教、不同國藉且有吃素觀念的人,請教過與討論過(或甚至辯論過)為何他們要選擇去吃素。很多宗教雖然有些人是吃素的,但不代表他信的宗教就有主張吃素。有些人吃素也不是宗教的關係,而是個人的選擇(基於個人健康或長期減肥或其他原因)。

換個角度來想
如果以地球生物的演化結果來看,想想吃肉的動物如老虎與狼,牠們的牙齒是尖尖的「犬齒」形狀。如果要牠們去吃草,牠們沒有臼齒是無法齟嚼的,而且牠們的消化系統也是無法去消化草與植物,所以吃草不能讓這些肉食動物生存的。
而如果要吃草的動物如牛或馬去吃生肉時,牠們連可以把生肉咬下來或嘶下來的能力都沒有,因為牠們沒有尖的牙齒或利爪。

這些都是動物長久演化下來而長出的牙齒種類與形狀。

現在回想一下人類的牙齒,是不是什麼牙都有? 那就表示人類為了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而演化出來的牙齒,是要能去吃動物與植物才可以生存的。

我是相當同意慈悲與愛護地球的觀念,但人類要控制的其實是過渡貪婪的慾望。不要吃太多生物(動物或植物),只要取自身可以活下去的足夠份量就好。這種與大自然平衡共存的觀念在世界上很多原住民都有(不管是台灣的原住民或美國的印第安人)。而有工業文明的西方人搭船到達其他未開發的土地時,才開始把這種佔有與掠奪大地與生物視為理所當然,而且把這種觀念與文化擴散到全世界。

要慈悲或愛護地球時,都要以整個生態環境是否可以平衡來考量。這時,吃不吃素或殺不殺生既不是重點,也不相關。
一隻野狼在野地裡殺死一隻羊,跟一個遠古獵人(尤其是出生在佛祖釋迦摩尼之前)在野地裡殺死一隻羊,同樣可以引發一連串的生物鏈與食物鏈的作用。也就是野狼或遠古獵人每殺生一次,就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生命機會。

如果以台灣很多佛教派別來解釋佛教的吃素觀念,這就真的很可笑了。原始印度佛教並沒有提倡吃素或不殺生的觀念,因為佛祖釋迦摩尼在得道(悟道)後,也沒有只吃素,別人給他肉,他也是有吃的。
如果佛教教規或教義中有堅持吃素才是對的,那在泰國或西藏的佛教徒們,是不是都犯了教規? 那在冬天漫長又嚴寒的西藏,你認為人們可以很容易吃到植物嗎? 難道西藏人在冬天不吃肉可以活得下去嗎?

我相信,還是有很多台灣或其他地方的佛教徒看了以上的說法後,還是堅信佛教的吃素觀念才是對的。對於這些人,我不準備再做過多的反駁或解釋了。
畢竟,這是獨立思考的部落格,請讀者自行思考與判斷。


回到「相對思考」的觀念應用。
我想問讀者,大腦因每個人的觀念與思考習慣,是否會造成不同人的命運?

我用下圖給讀者深思自己的思考習慣是最常落在那個區間。
想想看,當你問「為什麼」時,是否自動讓你的大腦進入更深一層的思考模式中?
你的大腦是否會一直不自覺的在記憶或經驗中找尋答案?
當你一直持續關注同一個問題,而且一直在大腦中問「為什麼」時,是否在不同時空與專業領域下,你有時會找到跟你一直關注的問題有相關連的地方?

先看看下面的圖示


 

大腦不同深度的思考模式圖

例如,我在其他文章有提到:
住在台灣的人很多明明不算正統台灣人(因為不是原住民,本身也是從大陸移居過來,只是比國民黨更早而已),卻經常在選舉期間大肆操弄族群議題。經過冷靜深思的人(已有獨立思考的人),可以知道這些人(政客)是為了選票的考量。但如果要去追問根源,尤其是想要知道為何很多人會被影響時,就可以用追問「為什麼」的方式去找出更深層的原因、或歷史恩怨情仇或其他的各種連結。(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 "獨立思考看未來-2: 台灣的未來,是否還有夢 ? ")

另外,「好奇心」就是會產生讓人想要去問一些奇怪問題如:
植物沒有眼睛,但它看不看得見?
植物沒有耳朵,但它聽不聽得見?

但如果要找到動物與植物的共有特性時,必須先有大量閱讀後的背景知識做為基礎,你在碰到上面這類奇怪問題時,才能進一步知道可以從動物與植物共同有的細胞特性上(或從演化的角度去思考),找到相關的連結,尤其是「性」與大量繁殖在生物(包含動物與植物)上的重大影響。而「性」在演化上的影響,就會讓動物與植物在「事件的最根源」或「最底層的知識」上可以找到相通的連結。
這就是因為有大量的背景知識做基礎後,再去深入問各種不同「為什麼」的問題後,就可以進入到相對思考區了。
如果現代人只想用在網路上快速找到答案的這種心態,就無法進入更深一層的思考模式了,因為網路的連結,跟你自己大腦內知識與經驗的連結是不相關的。


另外,我還有一個稍微離題但卻有趣的切入角度。
例如,大部分女生都很喜歡花,當有男友或老公在情人節當天送花時,一定會很高興。
但如果你是女生,而有人問你,如果一個男生對女性老年人或女性幼童也很有「性」趣時,你一定說他很變態。
如果對方再追問,如果有男人會對其他雌性動物(如母狗、母牛、母羊)的「性器官」也很有興趣,而且一有機會就經常去近看、去觸摸或去聞聞其他雌性動物的「性器官」時,你一定會覺得這個男人是更加的變態或有精神上的疾病。
但要是問你的人反駁說:  對! 這些男人是很變態,但他們至少也只是跟自己同類(同樣是人類),或跟自己是同界(同樣是動物界)的動物,才會產生興趣。
但如果對方接下來再追問你: 「為什麼」很多女生對植物的「性器官」一直發生興趣(至少連動物都不算) ? 而且經常一直去近看、去觸摸或常去聞聞這些「性器官」香不香時,你會不會覺得在前面的對比論述後,比較不好回答 ? 至少很難立刻用理性的心態去回答他的「為什麼」。因為人們(尤其是女生)對花的喜愛是有很深層的原因,不是可以用"因為花很香或很漂亮"的簡單又立即反應式的回答,就可以解開這個相當有深度的「為什麼」問題。





相對思考的其他應用:

以下的這些應用,都有用到相對思考的觀念,但我不會再特別解釋那個環節或觀念是用相對思考的觀念去推演出來,請由讀者自己去理解與体會。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限制與不足
ISO對於企業,就像是兒童腳踏車的左右兩個小輔助輪,它只是提供企業一個自我檢查方法,但無法提供企業有沒有競爭力,或能不能在不斷變化的商業世界裡存活下去的有效方法。現實例子中有很多上市公司後來都經營不善與倒閉,但這些公司本身的ISO系統與內稽內控卻一直做得相當好,給外部的ISO顧問檢查也都是有通過的。
如果一個公司的經營方式是沒有效率的或根本是相當官僚與繁鎖的,ISO的自我檢查方式,是檢查不出來的,因為自我檢查會有盲點。有問題的公司自己不認為有錯時,自己就不會改。但如果其他有競爭力公司的優秀員工一進入這家公司時,就很容易可以看得出來這家公司的盲點在那裡。

想想看,當你已經學會騎腳踏車時,你還會想去騎有左右兩個小輔助輪的腳踏車嗎?  輔助輪反而是變成一種騎不快的限制,不是嗎?

所以,一家相當「迷信」ISO的公司會有競爭力嗎?
想想看,ISO的作用,是不是只適合在剛新創公司時,建立基本制度與流程時有用而已?


過時與不良法規的修改
現在很多年輕人對於社會現狀有很大的不滿與無奈,就像對低薪與高房價的現狀感到不滿。雖然年輕人不是總統,也不像立法委員般的有權力,但年輕人可以學習Google改變世界的精神。Google正在把全世界的街道與地圖、書藉等都建檔與數位化。想想看,這些事絕對是個大工程。相對於台灣的年輕人,如果願意做一點大事,可以把立法委員與法官沒有做好的事,由年輕人自己發起去把它做好。我指的是把現行法令不合時代的部分作修改與廢除。雖然大家都知道六法全書是很厚的一本書,而且要把裡面的法條修改到一般人都可以認同,是非常大的工程。但想想看,如果跟Google在全世界實際記錄地圖與影像的事相比呢 ? 你如果是一個人去做,當然會是很大工程,但如果是一萬人去做呢? 甚至是十萬人每個月都分配到一部分的法條去討論呢? 幾年後,會不會就可以改善台灣不合理的法律呢? 到時候,民主國家真的需要立法院與立法委員嗎 ?



大數據(Big Data)的應用
以現在很流行的大數據來說,很多公司可以找得到相當優秀的資料分析工程師,但卻一直苦於找不到優秀的建立假設(提案)的人才。也就是說,擁有一個巨量的資料庫,如果不知道要往那個有用的方向去找資料與分析資料時,這些巨量資料也跟巨量垃圾差不多。善於應用相對思考的人(可以跨領域思考的人),再加上對人性的熟悉、商業的敏感度與深刻的觀察力,就可以在大數據的應用上,發揮很大的功效。畢竟,大數據的來源就是人們日常生活與商業活動的軌跡與記錄。要發掘新的商機,的確是可以從人性的活動慣性去找出未來的明星產品。
人性要改變不容易,但同樣的,要機器去懂人性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對於大數據的建立假設(提案)的這種人才來說,相當於是在未來科技可以由機器直接去了解人性之前,在這時代間隔中,所產生的一個科技與人性的中繼轉介者(或人性複雜圖像的解碼者)。只是,這樣的人才真的不多,在人口比例上,我認為比擁有獨立思考的人數更為稀少。



人性在歷史節慶與流行事件的比較
如果我問你,北京霧霾的高pm2.5濃度、噴漆工、彩色路跑。
這三個事件有何共同點?

我的答案是: 都會對呼吸系統與身体健康有傷害。

但我再問你,西班牙的奔牛節(即聖費爾明節_西班牙語:San Fermín)、台灣的鹽水蜂炮、彩色路跑。
這三個事件有何共同點?

我的答案是: 去參加的人都會很High

當我故意連續問這兩個問題時,讀者就比較容易聯想到我想要強調那些觀念或心態。
這是往人性方向的連結做發揮,如一窩蜂現象,人性的矛盾或去形容那些被洗腦成習慣又只想要high的現代人。
但如果把西班牙的奔牛節與台灣的鹽水蜂炮的這種有歷史典故的活動加入人性的更深入思考時,雖然這兩個活動都有相當的危險性,但大家會比較正面看待的機率較多。
而相對於彩色路跑這件事,很多人會罵去參加的人是愚蠢與無聊。

為什麼? 

(註: 我只是問「為什麼」做為開頭。至於要往那些方面去追問為什麼,則由讀者自行發揮與練習)。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獨立思考看未來-2: 台灣的未來,是否還有夢 ?

前言:
相對於上一篇悲觀的氣氛中,我想把我幾年前對台灣未來的那種期望與美好夢想,在這一篇中用比較樂觀的描述。雖然從大環境的趨勢來看,這個美夢完成的可能性極低,但還是希望這個美好的夢有可能被完成的一天。

另外
我不喜歡用獨立思考去談政治,但如果要把自己的未來與台灣的未來一起來看時,政治相關的議題就會影響到所有選擇住在台灣或被迫留在台灣的人民。所以我就必須以獨立思考的角度,讓所有關心台灣未來的人(不管是台灣人或大陸人),有個相對理性的思考方式與評估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近因:
會讓我有衝動想要把這個放在心中多年的夢想寫下來的事件,是在不久前媒体報導說,今年的八月二十八日是金恩博士的「我有一個夢」演講五十週年紀念。我最近正好一直在持續思考自己的未來,以及台灣可能發展的未來。當我思考自己未來時,也自然會想到一些問題如: 我的將來要待在那裡? 繼續住在台灣是個好選擇嗎?
然後,我又想到那個我對台灣未來的夢想,我是否真的要寫下來 ?


遠因:
我對台灣美好未來的夢想,是花非常多年慢慢累積才形成的。
讓我先從一年前的韓國客戶來我們公司受訓時所激出的火花說起。
上一次的韓國客戶來了二個人,一個是道地韓國人,英文稍微會一些,但不足以做溝通用。還好他們公司中有個中國藉的員工(母親是韓國人,所以算是半個韓國人)一齊來,當作翻譯。
在第一天的晚餐中,他們兩個竟然很認真的問起一些很政治敏感的話題。第一,他們都很想知道為何日本人曾經統治過台灣,而台灣人卻還願意在311日本大地震後,給予大量金額的捐款? 剛開始我只是用基本禮貌上的說明,例如台灣人都很有愛心等等。但他們的第二個問題就很敏感,而且他們真的對台灣人的歷史與恩怨情仇有一些比較深入的了解。我仔細看了他們兩位的眼神,看起來是真的想要知道更多,所以我就很認真的回答他們。
他們的第二個問題是: 就他們所知,很多本土的台灣人,如民進黨的很多人,對於日本人比較友善,甚至比大陸人或國民黨更友善,那是為什麼 ?
我停頓了幾秒鐘後,我就把我對二二八事件的故事與我從我父親轉述的回憶,用我的角度說明給他們聽。我說大部分的台灣人事實上都很淳樸,也很務實。講白話一點,就是生活可以過得去就好了,比較與世無爭。當日本人統治台灣時,台灣人雖然比較沒有地位,但日子還活得下去。日本人是有計劃的在殖民台灣,所以還是會做一些基本建設如水利工程與辦學校教日文等等。但當日本人離開後不久,由國民黨來接收台灣後,不久就發生二二八事件。當時我父親應該是要讀國中的年紀(但只讀到國小五年級就停止了),常常會聽到大人們的密談內容或抱怨國民黨的統治方式。講白話一點的感覺就是: 我們台灣與大陸不是同胞嗎 ? 不是自己人嗎 ? 但為何自己人殺害自己人時,會比日本這個外族人更可怕與更殘忍 ? 當初大陸如果不把台灣割讓出去,台灣人就不會被日本人統治與管理了。台灣人會覺得,是你大陸先不要台灣人的、先背叛台灣人的,但經過四十年被日本統治的日子後,台灣人很多人雖不滿意,但也已經適應生活了。而最讓台灣人不解的是: 到頭來所謂的回歸祖國的下場,竟是這種白色恐怖的生活 !

當初的國民黨剛到台灣時,很多人形容軍隊像是土匪的樣子與行為。國民黨在大陸輸給共產黨,但剛到台灣時卻發生很多軍人強佔民宅與強奪人民財產,甚至經常發生強姦女性的事件。總之,當時的國民黨根本沒有讓台灣人感覺更好過,反而讓台灣人捲入國共內戰的感覺,整個原本平靜的生活變成有如戰場上的肅殺氣氛,造成當時沒有人敢說真話。直到蔣介石死後,他的兒子蔣經國才有真正的建設台灣如十大建設等等。所以很多台灣人對大陸過來的人有很大的不滿,而且這種感覺一直持續很多年到現在。也難怪很多人回想起被日本人統治的安定時期,在跟國民黨的統治方式兩相比較之下,當然會對日本人比較友善。

經過我的說明後,這位大陸人翻譯與解釋給韓國人聽後,兩位客人比較能夠了解為什麼台灣人對日本的態度會好得超出他們的想像。當然,我有跟他們強調,這是我所知道的看法,可能只能代表某些台灣人的想法而已。

但當天招待完韓國客戶回到家後,我感觸極深。台灣人事實上真的是從大陸移民過來的,但為何大陸人與台灣人過了幾十年後再住在一起,就會有形同陌路到甚至變成世仇的結果? 台灣到現在還一直在政治上內鬥,一直讓台灣的整体競爭力下滑,也讓台灣人的幸福感一代不如一代。台灣的未來還有夢嗎 ?

當晚,我回想多年台灣的紛紛擾擾,我把我幾年前曾經對台灣未來的想像,一筆一筆的慢慢把輪廓給畫出來。

現在,借由下方不同角度的說明,希望給讀者與未來下一代的人,有一個可以看得到的願景與想像。



政治最敏感的問題:
我在十幾年就跟一些親戚說過,如果台灣人一直不想知道國際趨勢,又一直不願意面對大陸經濟開始發展的現實,台灣在政治上的統獨問題,到最後就會因為台灣人相對太窮了,而被大陸用經濟綁架台灣的民主自由,到時候真的會有很多原來大聲說要台灣獨立的人,卻為了賺錢與要生活下去,就轉變成支持兩岸統一或一國兩治了。
幾年之前台灣曾發生多次在選舉期間時,就有統獨議題被一直報導與爭吵。但真正大部分的人民卻一直不願意面對這個問題,而寧願像鴕鳥一樣只要注意自己身旁的小確幸,就以為台灣將來不用面對全部人民會變窮與沒競爭力的事實。現在的狀況就是一種「果」,就在反應過去大部分人民態度所種的「因」。
我記得我也曾經對親戚們說過,如果台灣在軍事上一直打不過大陸,卻又一直想去抱美國人的大腿,希望美國可以很有正義感的來保護台灣,但事實上台灣卻一直被美國的軍工業當凱子,一直去買又貴又落伍的武器軍備時,那台灣人民為何不乾脆來一個台灣未來命運的大公投。公投的選項有三個,一個是台灣獨立,一個是與大陸統一,一個是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台灣自動送給美國)。但可以先把台灣分成北中南三大區,由台灣人、大陸人與美國人各管理三年,三年後交換。九年後,整個台灣就都被三個地區的人管理過了。到時候就公投台灣的未來要往那走,是台灣獨立(附註一),還是要成為中國人,或成為美國人。
我知道我這種想法是很前衛與大膽的,所以我當時是用比較開玩笑的說法跟親戚說的。但我實際上最想要讓台灣人民認清一個事實,台灣長期下來還是要面對這個台灣主權的問題。台灣人民不敢或不願面對這個問題,不代表將來也不用去面對,但如果等到台灣都沒有相對優勢時才去面對,就已經是太晚了 !
很多人老是說台灣早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現實問題是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是認同的,只有少數幾個又窮又小的國家,在接受台灣捐錢的好處後才跟我們站在一起。但當大陸整体國力上升後,台灣可以向世界發聲與施力的空間與力量就快要接近於零了 !


附註一:
如果台灣獨立的代價是要跟大陸開戰,那就要讓所有那些號稱愛台灣,而且已經移民住在國外的台灣人都要回來一起共生死。尤其是讓陳水扁時期的一些國策顧問,不要人已經移民成為外國人了,卻一直回台灣鼓吹台灣獨立。



台灣內部一直爭吵的問題:
台灣一直存在藍綠問題,也就是所謂台灣本土與代表國民黨的外來政權的族群議題。
但如果台灣人民願意心胸放開一些,願意用獨立思考去深入想一些。我要問,如果很多自認為是愛台灣的「正統」台灣人,我要問你,你是阿美族? 還是泰雅族、布農族 ?

這是絕對思考的問法。

以相對思考的問法去進一步挑戰這些觀點 :
一些口口聲聲高喊「愛台灣」,要主張「去中國化」的人,結果在清明節時還是會去掃墓,而且對墓碑上的祖藉是寫在中國境內的事實毫不為意,依然上香參拜。為什麼祖藉不是如泰雅族或阿美族的人,會一直說自已是台灣人? 而對來自有一樣祖藉地區的人,卻說他們是外國人(至少是一邊一國)? 為什麼很多已經移民到國外的人,還回來促進台灣要獨立? 難道真的台灣宣怖獨立時,而大陸真的要出兵打台灣時,那些海外的愛台人士會把所有家產放棄(或匯進台灣),然後一齊留在台灣共生死? 如果他們還敢說會,那為何現在還是外國國藉(現在就可以回來表示愛台灣啊)?

而且如果你認為比國民黨早來的人就可以算「正統」台灣人,那台灣人自己就不會自相殘殺嗎?
讀者可以上維基百科去打上 "泉漳械鬥" ,看看台灣人自己人殺自己人的歷史,而且等到後人收屍時,竟然因為分不出那些是泉洲人,那些是漳州人,而把生前兩派敵對的人一齊埋在一起(即所謂的「同歸所」,維基百科也查得到)。
想一想,真的有那麼深仇大恨嗎? 如果真的有那麼大的仇恨,而最後卻要跟仇人合葬在一起,這是多麼令家人難以接受 ! 令後代人難以理解 ! 以現在很多台灣人的眼光來看,不是同樣是「正統」台灣人嗎? 兄弟之間真要的「相煎」這麼急與這麼狠嗎?


 
人類的歷史上,是經常發生同類相殘的事件的。不管是非洲種族的屠殺,或是歐洲各時期不同帝國的消長,到中國自古以來發生多次的「內戰」。人類的戰爭從求生存,到佔地盤,到現在某國家或國際財團為私利而戰,再到未來為資源或食物飲水而戰。人類快速繁殖與消耗自然的生存方式,最後還是被人類自己的行為與決定所滅亡。
人類這種同類相殘行為如果把它區分成大小不同範圍時,就有不同的現象出來。例如: 兄弟之間如果經常吵架會讓外人覺得兄弟不合,但如果遇到其他家的人來欺侮弟弟時,哥哥卻常與弟弟站在同一陣線。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同村的人不合時,在其他村來攻擊時,同村的人也會合作對抗外村的人。我在想,人類要真正懂得和平與合作時,是不是要出現外星人來攻擊地球時,那時才會「短暫的」彼此和平與合作 ? 同樣的,台灣人什麼時候才會真正的學會和平共處? 學會真正民主的精神 ?



我想問,我們現代人就有比較「文明」了嗎 ? 雖然沒有彼此拿刀互砍的械鬥,但有真正懂得和平與民主的意義嗎 ? 藍綠兩黨不是還一直罵來罵去的嗎? 現代人就比較不自私嗎 ? 還是有少數人使用更多「理由」與「口號」來掩藏自己的自私,而大部分人沒有獨立思考而選擇相信了 ?
台灣人過去是拿刀互砍,但現在也一樣藍綠彼此互相猜疑與對抗,完全不會互相合作。
我幾年前曾經對比較親近的家人與朋友說過,如果把國民黨、民進黨與共產黨拿來一起比較時,二十幾年前,民進黨曾經是最進步的黨,讓人民感覺最有理想與希望的政黨,而當時的共產黨是最不民主與最沒希望的黨。但這十幾年來,情形卻剛好相反。
以民主國家的人民是主人(或老闆或老師)來看,好像是原來所有科目都一直考八十分的民進黨,一直退步到只剩35分,而原來都一直考20幾分的共產黨,卻在很多科目已經有超過七十分的成績了,而國民黨除了在蔣經國的十大建設時期與後來退出聯合國後幾位國民黨大老(如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有考高分外,其他時期的國民黨一直是在不及格的狀態。


台灣人現在一直在批評政府、公務人員與立法委員。批評是很容易,但要批評時,也請同時給建議。現在的台灣,一個建議就會召來更多的批評。但敢給建議的人,至少對該議題是有關心,有相當了解的人。民主國家如果只是淪為互相批評的自由,那實施共產主義或極權主義的國家,有必要向民主國家學習嗎? 每一個國家的建設就會有一部分人反對與批評,不是嗎? 那建設的速度與效率會高嗎 ?


現有的民主選舉方式,不管是選總統或選國會議員,都好像在玩賭博遊戲,而且賭注玩得很大 !
想想看,當你要選未來的老公或老婆時,你只有兩三個人可以選、而且你又都不喜歡時,你還是要被迫去跟他(她)生活在一起至少四到八年,因為別人已經幫你選了。更「有趣」的是,有時別人對這兩三個候選人也不是很滿意,但大多數人都沒有辦法,只能從不那麼「討厭」的人選中選出一個出來。

現在全世界沒有一個成功的民主國家,包括美國與英國,都是由議員去代表人民開會與制定法案,但真實的狀況是這些國會議員背後都有很多利益團体在金援與游說。最後可以被通過的法案或被「冰凍」的法案的影響因素,很多都跟大財團有關,國會議員變成只是個檯面上的人物而已。


獨立思考對台灣的未來有什麼用?
事實上,以獨立思考來看台灣的現狀,台灣會變成現在沒有產業競爭力,人民薪資沒有成長而物價、房價卻一直漲的原因,台灣人民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請大家不要用情緒性的立即反應就想到說問題的責任是在政府。用你算1+1=2的簡單邏輯去想一下,這個我們常罵的政府,難道不是由我們身為「民主國家的主人」所選出來的嗎?
想想看,如果你是主人或公司老闆,你花錢去請的僕人或員工是不適任的、是會貪污你的錢又會吃裡扒外的、是懶惰又不用心的人居多數時,難道身為主人或老闆的你,完全不用負責嗎 ? 當你自己本身是自私又懶得思考,懶得去管那些僕人與員工在做什麼事時,當然你家裡的貴重物品會被偷光,你的公司財物會被盜賣。
其實,我從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就知道台灣的未來是會往那個大方向走的。因為父母也是自私與懶惰(勤勞與懶惰也是相對觀念,我這裡指的是懶得去思考),才會一直把教育子女的責任,發掘子女興趣與天賦的責任完全外包給補習班或才藝班。因為懶得思考又有一大堆被洗腦的欲望在大腦內部驅動,所以父母本身也要吃美食搞賞自己,買保健食品來保養自己。反正,想要的任何東西,只要有錢就可以立刻擁有,而且身邊的各種朋友也是這種人,到處與朋友比較最新的美食,名牌衣服等等。我們身為政府的主人與老闆們,怎麼會有時間去注意到所謂政府提倡的各種振興經濟方案,會不會變成財團炒高土地與房價的工具? 會不會將來又是一堆蚊子館 ? 會不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我們當主人與老闆的台灣人民們,我們真的很忙(也是盲)的,那有時間去管真正問題的源頭? 反正到最後政府沒有做到我們要的,就是去罵啊 ! 罵了沒用就上街抗議啊 !
但最後如果各種再激烈的街頭抗議都變成是違法事件(被政府與媒体說成暴民)而變成沒有用呢?

台灣政府無能的現狀,這些「果」難道不是主人與老闆們自己種的「因」嗎?


過去與現在的家長,都只關心自己小孩未來的競爭力,把絕大部分的時間與注意力都放在學生的成績上,或將來考得上那所大學的方式來思考,但卻把全台灣人的競爭力放在腦後。現在台灣的現狀就是過去大部分民眾所做的決定,現在大家一起的承受這個果。只會責怪政府而不反省自己的人,並不適合做為民主國家的人民。


對於未來那完美的民主体制,需要有大部分是有獨立思考的人民,而且願意真正把自己當成民主國家「主人」的群体所組成。

現在的政府雖然是由人民選出來的,但人民卻不能指揮政府去做什麼,反而是讓政府去決定國家未來的方向,人民只是在「享受」結果。人民只會抱怨政府這裡沒做好,那裡沒做好,但那有主人不用去教導或指示僕人要如何做才對的 ?




以現在的台灣現狀去推未來
當房地產泡沫破了後,社會動盪的速度會開始加劇。軍公教的保險也開始加速倒閉,直接剌激到勞保倒閉的速度更快了。到時候,台灣人終於放下剩餘不多的自尊心,希望大陸當局可以金援台灣,讓台灣急速老年化的人口有個被照顧的機會,這種結果的可能性會大增。台灣原以為不會比日本更快進入超高齡社會的,結果是因為大量的年輕人離開台灣到其他國家(包括大陸)去工作與定居,而使無法出走的中老年人口比例大幅增加後的結果。老年人原以為的房子可以做為退休養老金,卻被大幅下跌的房價把退休計劃打亂。



我的小時候夢想已完成了,但長大後的我,夢想是什麼呢?
我曾一直想像的一個大夢想。如果我的夢想是讓中國人變成是全世界最富而好禮的國家呢?
這會不會太大了 ? 太不切實際了 ?
台灣人一直被兩岸問題(統一或獨立)的框框給限制住思考很久了。如果能讓大部分的中國人觀念改變了,而變的更有愛心(對全世界的人與其他生物),更有同理心與對陌生人更有信任感與禮貌時,尤其比台灣人表現更好時,台灣人想要與大陸統一的人數,難道不會壓倒性的多於想獨立的人數嗎 ? 這是個很容易理解的人性問題。
只是一般人都無法相信與想像,大陸人的人民水準,真的有一天可以比台灣人好,甚至比北歐人好?
很簡單的想一想,台灣早期剛變有錢時,不是跟現在的大陸人的表現很相像嗎?

大陸人變有錢了,也開始出國去玩了。在國外大聲喧嘩與隨地吐痰等不雅習慣,台灣老一輩的旅行社業者應該很有感觸,因為台灣人早期出國也是這樣子的。


夢想只能由自己一個人去達成嗎? 如果夢想是很大的,是需要非常多人一起去共同努力之後才可以達成的呢?



對台灣未來的美夢:
如果台灣人願意成為負責任的民主國家的主人,台灣還是可以成為大陸民主的模範。想想看,如果有一天,大陸真的願意學習「未來的」台灣式民主(因為現狀的台灣式民主只有「亂」字可以形容,不會讓人想要學習的),甚至有辦法在很多方面可以勝過台灣,而比台灣成為更「富而有禮」的社會時,兩岸會自然的和平統一的。只要對大陸人與大陸的制度有一些耐心,這個未來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現代網路連結的科技可以把真正民主的精神達成。以前人民有意見要發表而且要給全國人民知道時,就只能依賴電視談話性節目的call in方式,但每個觀眾只有不到三分鐘的時間表達看法,但電視台所邀請的所謂「名嘴」們,卻是經常一群老面孔,這些名嘴對各種不同專業的議題都能發表評論與批評,而真正的人民卻一直是被這些極少數人的想法所影響。
但現在網路科技可以讓所有人發表意見。相同或相似的意見也可以被歸成一類,最被認同的意見會排名最高。到最後,人民的各種想法與意見就可以被全國甚至全世界看見,各種意見可以比較容易被統計。只要人民真正在意的法案,在網路上充份的討論後所形成的相對多數與共識,就可以進入網路公民投票。
當人民越來越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時,就會知道如何教育下一代,甚至可以在學生時代就已經在學習了解各種法案與社會議題對人民生活的關連性,這樣的國家才能真正的叫做民主國家。


立法院待審的法律條文對很多民眾都很難理解,但如果有一個像維基百科的自發性網站,有對每條法案的內容作一些白話文的說明,而且更把這個法案如果通過後,預計可以解決現有的那些社會問題也一併做清楚的說明。
也可以有一些網站是在為每個待審法案作重要性排名,由人民主動去為該法案線上投票,有些很重要的法案沒有被一般人民注意到時,對於相關法案了解的人民或學者,也會在「推廣區」做廣告與說明,希望優先排入被人民主要討論的項目。而立法院正式開始審法案的優先順序也是照著該網站的重要性排名去依序審查與討論。此時立法院的討論過程全部同步公開到網站上,每個立法委員是否有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或對該法案表達同意與否也同時會被網站中的人民討論與記錄,可以作為下次選立法委員時的參考。

因為未來的一般大眾都相當關心社會議題與相關法案的關係,這種公民素質也開始向下紮根到國中國小的課程設計中。國中國小學生很早就知道立法院所通過的法案會影響自己將來的就業機會與國際競爭力條件,甚至有很多學校開的課程是讓學生去討論,在學生將來長大後,要如何養得起為數眾多的老年人口。一些經過國中國小討論過,而且被老師們認同的好的意見,也會被列入網站中讓全國人民討論,最後國小學生的意見也可能進入立法院被審查或通過。
此時學校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考選擇題了,也不再要求學生要去死背歷史、課文或練習各種數學考古題了。學生已經知道自己是真的有可能改變世界,真的有可能讓自己的想法變成國會通過的法案了 ! 因為專門記錄立法院法案的網站也會把該法案的提案方式與過程做記錄,因為該法案如果是由某位民眾所提出的,也會被記錄與保存下來。而且台灣的全民在網路上討論法案的方式已經被很多其他國家所仿效了。最後,這種公民精神也讓國中國小學生很早就知道自己有可能經由關心社會而讓自己的意見變成法案通過,進而改變世界一點點。此時學生自動自發的學習精神就慢慢的被激發出來了,在學校學習也變成是快樂的地方了。



以上就是我對台灣未來的美夢。
我認為,現在的科技已經到了,但還沒做到的原因最主要是因為人性還沒跟上? 還是人民還不願意獨立思考 ?


做為獨立思考讀者的你,你是否也願意讓這個美好的未來發生 ? 還是你有更好的想法 ? 當有一天時機真到了時,你會願意挺身而出,真正的為這種美好的民主体制盡一份心力嗎 ?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獨立思考看未來-1: 你如何看未來 ?

對於未來(你的未來或全世界的未來),你是樂觀的多? 還是悲觀的多?

未來還沒發生,但現在的你,事實上也是從過去一直生活過來的。想想現在的你,你對你現在的生活,你對你自已的滿意程度,是你五年前或十年前所期望的嗎?

如果五年前或十年前你已經開始工作了,你的薪水有比物價上漲的速度快嗎? 這五年或十年來的你都做了些什麼? 你認為你有走對方向了嗎 ?


這一篇是看未來系列的第一篇。因為未來還沒發生,所以我會比較使用右腦聯想力與想像力的寫法去寫,所以推理方面會比較不嚴謹,而且我會用不同角度與不同層面去切入,希望可以讓讀者用自已的聯想與想像力,去先預覽一下未來世界的可能面貌。
未來的世界可能會比你預期的好,也可能比你預期的差。雖然人類已有一些改變世界環境的能力,但以這個環境改變的趨勢來看,對人類自己的生存來說,反而是往比較差的方向在發展,而且速度越來越快了。



想想看,如果你是地球本身,而人類只是你身上的細菌或病毒或癌細胞時,這時候的未來會是如何的景象?

你準備好了嗎?
先來個觀念上震憾性的衝擊。

很多人都知道,助人是快樂的。幫助窮人從生病或死亡的邊緣救起來,這是慈悲與有愛心的。世上所有主要宗教或民間組織或政府單位,都相當支持與讚賞這種做為。

當你以個人的力量去捐錢救助非洲或印度的窮人時,你是有愛心,有慈悲心的,是的,沒有人會否認的。
但如果以正常的生命生存機率來看,這些非洲或印度的窮人原本是應該會死亡的,但幸運的被你的愛心所救助,他(她)也開始有更好的生活,有更多的生活期望,你應該會很高興的,對吧?
但如果最後他(她)對生活的慾望也受到電視等媒体影響,也想要跟一般比較富裕的歐美人士一樣,想要有自己的車,好在假日時,可以開去百貨公司買最時尚的衣服。如果他(她)也想要吃更好的食物如牛肉與黑鮪魚等高檔食物時。這些生活也跟你原本常過的生活模式差不多時,你當然也會同意讓他(她)也過同樣的生活模式,對吧 ?

但如果你是地球,你會在乎那一個人類比較有錢? 那一個比較窮嗎? 就好像你會去在乎你身体內的那一個細胞長得比較「正」或比較「對稱的美」嗎?

如果你是地球而且是有生命與意識的,你是否比較在乎的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 就像你會在意你身体內的免疫細胞或大腸內的各種細菌是否正常運作,而不希望有突變細胞或快速生長的癌細胞來將這些均衡給打破的,不是嗎 ?

地球上的生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然界各種生命與生態系統,一直是在保持相對均衡的。有時出現某些物種過度繁殖快速時,就會有相對應的天敵演化出來。如果某物種真的繁殖到數量太超過了,通常不久後,該物種也會自行滅絕或大量減少的,因為在自然界食物的量已經不夠該物種生存下去了。

我想問,人類自以為的愛心,為什麼大部分就一直限制在人類本身?

對於地球上其他動植物與海中的生物,為什麼就花相對極少的關注份量呢?
只因為這些生物不是在人類都市生活中常接觸到的,我們就比較不會想要去幫助它們嗎?
幫助其他生物比較沒有像幫助窮人一樣,可以得到快樂嗎?
這些地球上的其他「住戶」,真的離我們很遠嗎? 我們的生存不會跟它們有關嗎?

人類的人口已經太多了。世界上許多比較富裕的國家,一直花很多時間與精神去救助窮人,但以現在地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去看,這樣真的比較好嗎?

我不是說不要去幫助窮人。不是因為我們比較幸運的出生在相對富裕的國家,我們就只要把自己照顧好就好,其他窮國的人民就讓他們大量的死亡。
不是的,不是相對有錢人的生命就比較值得活下去。

而是觀念要改變了。
面對未來,人類如果真的要繼續存活在地球上,人類關注地球其他生物,與整個生態平衡的事,遠比幫助其他人類來得重要多了。

地球可以不需要人類,但以人類的科技現狀來看,人類還是需要地球的。

我想問問大部分的現代人,「你」明明離不開地球,但「你」為何一直在傷害自己與後代的生存環境呢?



換個層面來討論未來

我再幾天後又要去日本出差了,每次去日本出差或旅遊就會想到日本有很多女生的過度保護與日本生產的很多東西都過度包裝,有時候,我就會覺得對未來很悲觀。

這讓我聯想到日本很多家庭主婦,經常買一些看起來有用的新發明與產品,就經常為了讓自己保持年輕與美麗或方便,就買了非常多不需要的東西。日本人的生活水準是非常高的,日本的街道是非常乾淨的,但如果以過度生產與過度享受的角度來想時,日本是不是也是對地球相當的不友善 ?

想到日本,就會聯想到很多台灣人的生活方式與觀念,跟日本越來越像了。

我用不同的角度來說說我的感覺好了。

現代人的「你」很重要,「你」在很多時候都想要被以VIP來對待。以身体來說,一有小感冒或不舒服,就要去看醫生。但台灣的醫生已經越來越無法「服務」台灣的VIP了,當每個人都是VIP時,而醫生卻變成「論人計酬」的廉價勞工時,就會到其他地方(如大陸)或到其他行業(如醫美)去賺取相對的高薪。然後就變成太多VIP去等著越來越少的醫生看病,結果最後就是沒有VIP了。要有VIP就要自行付費,而且是真正「VIP的價格」。

上面的想法是我大約在五年前聯想到的,現在就在台灣的天下雜誌被証實。這種我在五年前預想的「未來」,現在已經被証實有這種現象出現,而且以後會越來越多。


人,真的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不是你有去其他國家旅遊,或你有看國際新聞,你就真的有國際觀了。


再換另一種角度切入

我曾多次搬家,也曾多次一個人出差到許多國家或不同城市,經常早上在飯店內剛睡醒時,必須要想一想: 我現在在那裡? 我現在是在那一個國家或城市呢 ?

當你經常離開自己生長且熟悉的地方,而且經常會去把當地人的生活態度與風俗習慣,再跟自己生長的地方(以我來說,就是台灣)來做對比時,你對未來的家要選在那裡,未來的生活方式要怎麼過,你會有更深入與多角度的思考與体會。
我最近又在TED看到一個很有感觸的演講(如下連結),我想對於經常到其他國家出差或旅遊的讀者,看了以後也應該會很有感觸的。

皮科.艾爾 (Pico Iyer) - 家在何方?

看完這個TED演講,我有一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我又往下去看其他人的留言。其中一個人叫 Soul Dancer 的留言非常棒,也讓我忍不住的第一次在TED留言上按讚。


當你經常要旅遊,你就要把個人的物品做簡化,這樣在到處移動時,你的行李才不會太多,行李遺失的風險也會變小。所以你會一直思考那些東西是否一定要帶,那些東西是否一定要買。自然而然的,就會訓練自己只保有最「需要」的東西,很多「想要」卻「不需要」的東西就不會買了。你的生活就會自動變得很簡約,對地球也會越友善。

對地球來說,你覺得你是「住民」? 還是短暫停留的「過客」?
相對於地球的年齡來說,人類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造成這麼多均衡的破壞,如果地球有意識而會反應,你覺得地球會視人類為「住民」? 還是「過客」?



地球真的在發燒了,你知道吧 !?

我在今年的5月11日,看到一則新聞說,夏威夷偵測站在大氣測得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400ppm,我曾立刻告訴我的同事說: 看起來人類已經沒有時間了 ! 因為,二氧化碳濃度從350ppm到400ppm,只花約二十年的時間就達到了。可見全球暖化的速度還在飛快的「加速中」!  我那時候就很感慨的說,我看到我們很多同事,甚至是大部分台灣人都還很熱切的討論那個東西好吃,那一家的飲料好喝等等。大部分人都只注意自已身旁的小事情與小享受,我看,我們人類真的沒救了 !

後來我一個同事就說,我們知道這個新聞,但我們能怎麼辦? 日子還是一樣要照過啊 ? 我們能改變什麼 ? 我當時只驚訝於他們的反應,我只問他們 "你們真的這麼想嗎? ",之後我就沒有進一步說出我的想法。
幾天後,我們又討論到這個話題,我決定把我的想法多講一些。我說,如果你「真的相信」全球暖化這件事,那你為何還要計較你的女兒要去讀那一家私立國中呢? 在台灣以死背與考試為主導的教育模式中,就算考上台大又有什麼用? 考上台大真的比較能在未來的暖化環境下生存下去嗎?  還是從現在就開始讓你的子女多花時間去學習真正生活的技巧或甚至是「生存」技巧,而不要再花時間去死背與練習那些無用的考試題目,不是嗎?



現代人有很多資訊,但是否記憶力正在退步中?

前幾天我特別去找網路上是否有人專門在做「吐槽」的網站(以大陸用語就變成「拆台」的網站),也就是我去看看有沒有人專門收集一些常在電視媒体放話、批評或預測各種投資商品走勢的「名嘴」們,當他們前後矛盾或預測投資商品不準確後,放在網路上讓大家看得到過去的事實。如果有些網站可以去收集與拆穿他們過去曾經說錯的話,就可以讓一般大眾有個比較清楚的方式去認識這些「名嘴」,不要讓他們把說錯的話或做錯的預測,當成完全沒發生過一樣。如果有這種「吐槽網」的話,我可以把它看成獨立思考的同盟網或參考網。

我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台灣有一個號稱是某貴金屬的「王子」,他在今年初就預測該貴金屬會在第三季上看1900美元,但現在已經是到第三季中了,該貴金屬的價位卻一直在1300美元上下震盪。原本我以為這位「王子」應該不會再繼續在媒体上對該貴金屬發表任何想法了,結果這幾天又出現在媒体上發表意見了,而且是與之前完全相反的預測 !

我想,真的現代人有如此的健忘嗎?

是每天各種大量資訊讓人變得無知與健忘嗎?
如果你要投資該貴金屬,你就應該會持續注意與這種貴金屬相關的所有報導,不是嗎? 一個可以號稱「王子」級的人物所發表的言論應該會讓你印象深刻的,不是嗎? 但為什麼才過半年不到而已,大部份民眾竟然好像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
我真的很驚訝現代大部分人的過生活方式。不知怎麼的,會讓我在大腦裡直接聯想到的有二個詞: 「溫水煮青蛙」與「無知就是幸福」。

我該說什麼呢?
面對全球暖化的不久未來,我還可以做什麼嗎?
我的獨立思考部落格有必要再寫下去嗎? 人們會去思考嗎? 人們會去記得過去的教訓嗎 ? 再怎麼明顯的証劇擺在眼前時,人們會去注意它嗎?




附註:
我曾經在 " 跳出思考框框的練習 "這一篇中分享過我在冬天寒流來時做的「身体抗寒」實驗,而我在今年的夏季也有做過多次身体抗熱實驗,也就是在夏天不開冷氣睡覺或在不開冷氣的狀態下試著讓自己冷靜下來去思考或寫文章,結果沒有很成功 !  雖然我這一篇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沒開冷氣,甚至連電風扇都沒開的狀態下寫完的,但是難度真的很高啊 ! 所以這篇文章寫出來就會比較「火氣大」。文章中對未來比較持悲觀看法,對現代人也批評更多。而且,大腦很難有全面性的思考與推理,結果文章的產量就下降(我是指放在草稿區的文章)。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獨立思考與創意發想系列-2: 給嚴長壽與年輕人的建議

前言:
我多次從Yahoo新聞的留言中,發現目前很多年輕人真的對嚴長壽有很大的不滿 ! 一般留言批評嚴長壽的年輕人中,很多都認為像嚴長壽這些老一輩的人是既得利益者,而且認為在嚴長壽年輕時的年代中,工作機會遠比現在多而且物價相對低(尤其是房屋價格)。所以嚴長壽根本不懂年輕人在現實就業機會的不容易、不公平、又被資方壓搾且低薪的狀況,而竟然在很多次演講之中,公然的批評年輕人,並要求年輕人要走出舒適圈,或說年輕人缺乏熱忱和使命感等等。

如果讓嚴長壽跟不滿他演講與自認為很有能力的年輕人來個公平的比較呢?

如何比?

創意發想內容:
請年輕人評選出全世界最成功或最值得尊敬或效法的企業家(30到50名)。然後由這些企業家各出一到三個題目(企業營運或生活中的難題),再由年輕人與嚴長壽去回答。
由於是由公正的第三個者去隨機選出一到三名企業家,再由這些企業家出的題目去考年輕人與嚴長壽。如果回答的內容有讓這些企業家認為有到達「驚艷」的程度時,就會由這些企業家提供一筆獎金或一個高薪的工作機會。

由於企業家名單是由年輕人選出來的,嚴長壽並不知道,而且價值觀也會跟年輕人比較接近,所以整個企業家的遴選過程是年輕人比較佔優勢的。
考試的過程是秘密又臨時安排的,企業家與選出應考的年輕人與嚴長壽是同時抵達考試現場。考試要採雙盲測試,也就是企業家不知道回答的人是誰,而年輕人與嚴長壽都不知道來的企業家是誰。

如果結果出來是年輕人得分比嚴長壽高或到達「驚艷」的程度時,那就要求以後嚴長壽不要再批評年輕人了。
如果結果是嚴長壽有到達「驚艷」的程度時,而所有年輕人都沒有,那請年輕人跟嚴長壽正式道歉,並且好好學習嚴長壽所要傳達的內容。

如果嚴長壽與年輕人都沒有到達「驚艷」的程度時,就可以下次再找其他企業家再比一次。


由於每個應考人的回答內容最後都會公開給世人看,所以嚴長壽不能在回答題目時,故意或暗示自己有多年的社會經驗與經歷等等字句出現在回答的內容中,讓年輕人可以相信企業家不會從某回答的考卷中容易看出那個是由嚴長壽回答的,那個是由有國際觀的年輕人回答的。

當然,對於年輕人的挑選也要考慮到對嚴長壽是公平的。如果有些本來就是國際精英而且已被國際公司聘用的年輕人,如果又對嚴長壽所講的內容並沒有特別不滿,這些年輕人就不能被選上,因為如果這個創意有被媒体報導,很可能是個國際新聞,有些年輕人可能為了出名或高獎金而報名參加。

當然,應考年輕人的挑選方式與各種細節,可以由大眾更進一步的討論,但最好是先選擇那些已經多次公開批評嚴長壽(在我的這篇文章出來之前),而且現在沒有工作或正在從事低薪工作的年輕人為優先(因為這些人正是嚴長壽想要「苦口婆心」的對象)。

注意事項:
  1. 要注意不能讓一個臨時被選上的企業家,在事前就知道自己被選上。主要是讓嚴長壽或被選上應考的年輕人,不可能事前知道那些企業家會是出題者。
  2. 如果企業家不會英文,或應考年輕人不會英文,就要安排口譯人員,把中文或英文考卷即時的翻譯給企業家並且錄音存檔,以昭公信。
  3. 企業家是否願意提供高薪職位或獎金或其他方式,都可以再進一步討論。


給嚴長壽的建議:
不管是教育或觀念的溝通,都要以接收的對方有意願聽或聽得進去為最基本的。如果像我看到非常多的年輕人真的不滿你的演講內容時,你的演講內容或方式真的有需要改變了。至少要讓更多一些你最「擔心」的年輕人聽得進去,不是嗎?

給年輕人的建議:
我的創意發想可能還沒有你們的創意好,但至少我有在嚐試。嚴長壽先生不是因為出了一本「總裁獅子心」而成名的,而是他真的在做人與做事上,有許多令人佩服的事蹟。如果年輕人想要得到更高薪的機會或完成夢想的可能,為何不去參考其他成功人士(不單是指嚴長壽)的人生經驗 ?


備註:
我的創意發想可能會讓很多人認為太無聊或太幼稚了,但這個創意只是最初原型,本來就不是很完善的。如果有人因為這個想法而觸發更好的創意,也可以讓它發生。如果讀者認同或有其他想法,可以在這篇文章留言,或分享給其他人,看看其他年輕人(尤其你有聽過他本人抱怨或批評過嚴長壽的人),有什麼更好的想法。

重點是: 如果你願意嚐試,這個世界就有往你希望的方向前進一些些,而不要只是抱怨出生在這「鬼島」的台灣,讓你感覺完全沒有未來或機會。
你覺得呢?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11:「相對思考」與「絕對思考」的差別

前言:
寫了很多篇獨立思考文章了後,有時總會想到。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人快速的學會獨立思考?
或者說,藉由一種方法或模式,就可以讓其他人照著演練之後,就會比自己摸索更快與更有效的理論或公式嗎?

我覺得,既然要專門寫獨立思考,如果有個最根本或最底層的理論架構,就像是電腦的OS(Operation System)大部分是用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一樣,其他人可以在這同樣的作業系統上完成自己的應用程式,也就是用自己的人生經驗與看事情的角度,可以在同一個理論架構上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思考模式。
但這種理論或架構必須是符合人們最基本的共通點,就算是隨著時間的推進,不管世界環境如何的演變或科技如何的進步,人們看事情的最底層邏輯也一樣不會改變。

思考好久之後,我發覺,我一直放在草稿將近兩年的這一篇,應該就是我整個思考架構的最根源。
如果有些讀者想要培養獨立思考,而經常去看或去練習我的另一篇進階文章 "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3: 訓練想像力 " 的內容時,我有一個好消息告訴這樣用心的讀者。那一篇事實上是一些應用的方法而已,而這一篇就是整個架構與各種應用的源頭。
簡單的說,我認為,願意花時間去「領悟」這一篇的讀者,就差不多像是武俠小說裡講的: 可以打通自己思考的「任督二脈」了 !



「相對思考」與「絕對思考」有什麼差別 ?


這題目看似簡單,其實不然。

先給讀者看下面這個色塊,請問它是灰色還是黑色 ?













我想,一般人都會認為它是黑色的。即使讀者知道它的RGB色碼是4,5,6(Red=4, Green=5, Blue=6),但一般人都還會是認為它應該要算是黑色的,而不會認為它是灰色的。

因為以「相對思考」來說,真實世界的顏色中,很少有機會看到絕對的黑色或絕對的白色。所以,一般人會把上面這種相當接近黑色的色塊,都會把它視同黑色。

但如果要以「絕對思考」來說,這並不算黑色,而應該算是灰色(因為絕對黑色的RGB色碼是0,0,0)。

那到底是要算黑色,還是要算灰色?
也就是說,是絕對思考的說法是對的,還是相對思考的說法是對的?

想想看,你的答案是不是比較接近如下的回答:
那要看情況,如果要用在科學、美術或學術研究等專業領域時,這就不能算是黑色。而如果以一般人的認知或一般生活應用時,這就算是黑色,因為一般人真的無法用眼睛去判別它與絕對黑色的差別。

如果你同意上面有劃底線的答案,那你事實上就已經同意要以相對思考來看很多事情才是對的,因為上面的回答是用「相對思考」的邏輯在回答的。

因為如果要以「絕對思考」的邏輯去回答時,答案會比較像是:
a: 一定要用標準色票去比對或用精密顏色量測工具去量測。
b: 即然已經知道它的RGB色碼是4,5,6,那就不能算是黑色的了。

所以,以相對思考的邏輯去看事情時,經常不會有固定的答案或標準,都是經常要「視狀況而定」。
但是要是我再問,那到底是絕對思考好,還是相對思考好?
你總不能又是回答:「視狀況而定」吧 ?

我會先舉出這種像是「繞圈圈的邏輯」,就是要讓讀者想想,真實世界的運作方式,是不是真正絕大部分都是要用相對性思考才對,而絕對性思考只會限制在某些特殊場合或在談純理論時才會出現的?


而我主要想討論的是

日常生活中,已經有太多應該要使用「相對思考」來處理或解決問題的事,卻一直用「絕對思考」來處理

舉個例子。
在台灣,學校制式的英文教學方法也是一種「絕對思考」的方式,因為學校一直要教的重點是要在考試時,讓學生答出正確的答案。

例如,剛開始學英文的人,經常會忘記文法的細節而說出或寫出如: She want to buy a book (忘了She後面的動詞want要加"s")。以台灣的英文教學方式,就會立刻被老師糾正,這樣就會一直造成學生的挫折感,大大減少了學英文的興趣與動機。

這就是一種用「絕對思考」的觀念去教初學者學外來語言。因為講求是的正確性,所以從一開始教就一定要求學生或初學者去說出或寫出「She wants to buy a book.」才是正確的英文。

但如果以「相對思考」來看,「She want to buy a book.] 或「She buy a book yesterday.」的句子,在「剛開始學英文」的學生或教學方式來說,這也都算ok的,是算相對正確的(因為老師知道學生要表達的意思了,而且有勇敢的說出口,就值得鼓勵了 !)。
很多其他非英語系而卻能把英語的教育做得很成功的國家,都有這種認知。例如荷蘭、芬蘭、德國等國家。

事實上,真實的世界中是沒有「絕對正確」或「絕對標準」的英文的。
想一想
英國人的發音或遣詞用字都與美國人有很多不同的。如果以「絕對思考」來看,到底是英式英文才是正確的? 還是以美式英文才是正確的 ? 

答案很清楚了,不是嗎 ?
那就是沒有 !! 沒有所謂的「標準英語」這件事 !!


以我的經驗為例子,我十幾年來曾經與全世界將近五十個非英語系不同國家的人士討論公事或休閒聊天時,也是經常聽到很多「相對ok」的英文,而我們的溝通也是沒有什麼障礙。

所以,現實全世界的很多國際交流活動中,英文也只是溝通的工具而已。就算你的英文講得跟英美人士一樣的好,但如果你不懂國際觀,不懂適時的站在對方立場去想,更不用說去做到在商場上最注重的「雙贏」。你可能就只有秀出你「菁英」英文的機會,而卻沒能把公司要你完成的任務達成。

當要跟外國客戶做生意或各種交流中,並不需要用絕對思考去看英文的。當你自己要把自己的英文練到很流利與「正統」,這種精神是很不錯。但如果你的英文聽力卻只能聽得懂英美人士所講的英語,但其他國家如印度,菲律賓或甚至印尼或巴西一般商務人士所講的英語,你卻常聽不懂(因為各國不同的口音很重),而且你又不願意去學會聽得懂時,你的「英文程度」與你的「心態」也可能不會讓很多國際公司的老闆所重用。

簡單來說,公司聘請你來做的工作,是要你去把公司的業務推廣出去或把公司與客戶間出現的問題給解決。你的英文講得很好,是個加分,但那絕不是公司找你進來的唯一理由。這是一種很容易理解的「相對思考」,不是嗎 ?
但很奇怪的是,我發覺,真的有很多年輕人以自己擁有「菁英」英文為傲,真的以為當自己的英文相當流利時,公司就會自動以「菁英」來對待自己 !! 有這種「絕對思考」觀念的年輕人,還真的不少 !!

這種「菁英」英文的觀念與心態上的「絕對思考」,很多年輕人當然自己不會講出來,而是在各種言談與肢体語言上表現出來而讓別人感受到的,而這種現象要解釋清楚並不容易。

我試著舉一個我之前應徵新人的例子來說明。

我要找的人是必須要跟多國家的人做溝通與教育訓練,歐美國家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現在已經是全球化時代,當很多歐美國家的經濟呈現停滯或衰退時,其他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就剛好可以補上公司業績下滑的部分。
當時我面試的那位新人,是剛從美國讀完研究所(master degree)回來的年輕人,他的英語還算流利(比我好,但發音還是有一點點台式英文的腔調),雖然他不是常春藤名校畢業的,但至少我還有聽過他畢業的那間學校。
原來整個面試過程都很ok,我也一直對他的印象都很不錯。但一直到我在介紹我們公司的產品時,我有強調我們的產品有賣到全世界,必需要跟全世界的人士用英文作溝通。所以我的經驗是,我們不能只聽得懂英美人士的「標準英語」而已,而且必需要訓練自已去聽得懂各種不同奇怪口音的「國際化英語」。但這時,他就開始有很不屑的表情出現,當我開始進一步說明,並且也去了解他對「國際化英語」的不同認知時,我就開始對他的「絕對性思考」有所疑慮了。
從他的表現與自我期許來看,他是想要把自己的英文訓練到「菁英」級的程度。對於這點,我也很認同。但慢慢從他對自我期許的內容中聽出來,他是想要達到那種可以讓英美人士都很認同的「標準英語」,然後去做各種商業活動如: 對英美人士(最好是總經理)做簡報或商業談判。雖然我已經多次清楚說明,我們不能去要求非英語系國家的人也都要講一口流利的美式英文或英式英文啊 ! 但很顯然,這不是他可以接受的講法。但我心裡想,我們公司又不是請你來做明星的,我們公司是希望找你來幫公司處理各種國家客戶的問題的 !
如果你想要站上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尤其是當你一站上舞台時,最好全部的人都要目光對準你,所有聚光燈都要往你身上照。這種心態我也知道,當初我在剛學英文時,我也曾經在看過很多電視播出的美國影集後,有出現過這種「幻想」的,但一出社會工作幾年後,就會知道一個簡單的事實: 人是要先務實的。
我對他整個面試過程的表現與反應模式,我立刻聯想到一件事:

當時全球經濟才剛從美國次貸海嘯後慢慢要穩定而已,我自然會聯想到華爾街那些「菁英」,為了自己越來越貪婪的私慾,而把全世界的投資人與房貸戶都完全放在腦後。我那時想,如果自己只想到要把自己變成「菁英」份子時,但卻不願意先務實的從公司最需要的做起時,我當然會懷疑這個人將來是否有辦法從客戶與公司之間去取得一個平衡或雙贏,還是這個人只是個自私自利的傢伙 ?

最後,我沒有錄用他,而他也可能認為我們所提供的工作不夠「体面」或不夠「菁英」吧 ? 當然,他的真正想法我不知道,這只是他讓我的感覺,他可能會是這樣的人。


如果以「相對思考」來看這個年輕人的心態,如果自已立志要成為國際頂級商務人士,當然要有清晣流利的英語表達能力。但請不要那麼功利、自私與沒耐心吧 ? 我當初面試時,已經說明我們是全球化的公司了,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與英美人士交流的,只是以國家數量來說,那只是佔一小部分而已。我心裡想,如果你看不起其他國家商務人士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們的英語發音不夠「正統」。那「相對」的來看,你的英語發音相對於英美人士來講,也一樣不夠「正統」的。
如果要用心理學的角度去更進一步分析這種人的心態時,其實一個人如果打從心裡就看不起印度或印尼的商業人士,而只想去跟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人士打交道時,事實上,這個人也只是個人的自卑感在作祟而已,而且思想相當封閉。
因為「相對」來說,有自信心與同理心的人,跟歐美人士打交道或跟其他非英語系國家人士打交道時,態度都是很一致的,因為英文都只是個溝通用的工具而已。在國際商場上最重要的事,就要讓不同國家與不同文化的人士,會願意來跟你做生意或買你公司的產品。如果公司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有一些強大的競爭對手時(如美國或日本或韓國),你能不能在眾多知名大廠的包圍之下,由你從新興市場這些「英文不標準」的商業人士中簽下訂單,這才是真正會讓人刮目相看的能力,這也是公司需要你的能力。


我上面這個新人面試的例子,事實上也相當程度的反應出一些現代父母的價值觀。因為父母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就只會讓子女往最「菁英」的目標去前進。而這前往「菁英」之路的捷徑就是要很會讀書與考試,以考進名校為目標。至於會不會做事或懂不懂人情世故都不是重點,更不用講要子女去學會用同理心去理解對方。

想想看,這些父母的價值觀,不就是一種「絕對思考」嗎 ? 一種認為只要成為「菁英」就會成功,就會幸福的思考模式嗎 ?



其實,不止英文,我們華人也不能用絕對思考去看中文的。

例如,請問現代的繁体或簡体中文,跟漢朝或唐朝時代的用法或發音都一樣嗎? 如果不一樣,那你敢說你現在講的是「標準中文」嗎? 相反的,如果跟古代中文的發音與用法都有些不同時,我們現代用的中文就不算是正確的嗎?

想想看

我們的英文教育會如此失敗的原因,是不是就是因為用絕對思考來教語言 ?


再想想看

語言的學習是一種「自然的」學習過程,也是一種「相對思考」的過程。當幼兒在牙牙學語時,幼兒聽到什麼就講什麼,而且經常發錯音或說錯話或文法不對(中文也有文法的 !),母親通常並不會去一直糾正幼兒的發音或去解釋什麼才是正確的講法,因為母親也知道孩子還小,慢慢的多聽多講後,就自然的可以學會講話了。
是因為天下的母親都很有智慧嗎? 也不是,只是這是個很自然的過程而已,幾乎大家都知道。

但現在高學歷的英文教師,甚至是教育部的官員們(國外名校博士學成歸國的很多),為何想出來的英語教學方式,竟會是如此的失敗呢 ?

當語言的學習從原始自然的方式脫離後,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群高學歷「專家」們所創造的教學法。這種「絕對思考」的語言教育方式,是用數十年與數百萬學生的青春所實驗出來的結果。即使事實已經証明這種英文教育方式已經失敗很久了,但這些「專家」們,不是無動於衷,就是理由一大堆。


我曾經思考過,為何幼兒可以很自然的學會語言,但成人卻要學得很辛苦 ?

幼兒很自然可以學會語言,如果要與成人的大腦相比,幼兒大腦內神經連結與看外界事物方式是與成人不同的。幼兒是對很多外界各種不同剌激都會受影響與關注的(而且對於語言來說,幼兒的大腦是有一直在做語言出現頻率的統計的),而成人的注意力卻每次只能專注於一件事(有興趣或有意義的那件事)。除了這一點是成人無法與幼兒學語文的優勢相比外,幼兒比一般成人可以學會語言的優勢還有兩個:
第一,幼兒想學會說話的動機非常強烈。
第二,幼兒並不怕犯錯。

相對於成人,成人在學外語時,經常不是因為無法溝通的渴望(因為可以用母語去溝通,去問外語翻譯後的意思),而幼兒只有把大人的語言學會,不然沒有任何方式可以與外界溝通。這學習動機的強烈程度,幼兒就比成人強烈很多。
而成人經常也會在意其他人的眼光或嘲笑,而不願意開口練習說英語。但幼兒就完全不會怕講錯。如果幼兒講錯了,而且讓周圍的大人哈哈大笑時,絕大部分的幼兒也是跟著哈哈大笑,一點也不會覺得害羞的,而且經常把講錯話當成好玩的遊戲,當大人一直笑,幼兒就一直重覆講。

想想看,成人為什麼不可以?

母親也知道孩子還小,不用跟小孩解釋太多什麼才是正確的說法,只要母親多跟小孩對話,母親慢慢也能聽得懂小孩在說什麼。於是大家都知道,經常只有做媽媽的才完全了解幼兒的說話內容,其他人經常聽不大懂。但有任何一個大人,會去跟小孩解釋什麼才是正確的中文文法嗎? 最多就是把正確的發音或說法再說一次給幼兒聽,如果幼兒還是發音不標準,沒有一個大人會要求小孩立刻把發音學會吧 ? 大家都知道,小孩慢慢的就會從很多次的練習中,學會正確發音與說話方式(就是正確文法)。
那為何我們的制式英文教育方式,還是要一直糾正學生什麼才是正確的英文發音與文法呢? 為何不讓學生「自然的」先去習慣聽英文與說英文,不用立刻糾正學生的英文文法與發音,只要大家先能基本的溝通就好,這樣才是自然的語言學習方式,不是嗎 ?

絕對性的思考加上以考試為主的教學方式,就會讓英文學習非常失敗,就連現在正在學校教英文的英文老師,也有很多是只會「正確」的英文文法,但卻無法與英美人士很「自然」的用英語交談。很失敗的教育政策也是基於一大堆只會絕對思考的官員與公務人員,所能想到的教學方式,而且已經確定失敗很多年了,還是跳不出原來「絕對思考」的框框,所以才一直沒有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式(除了英文教育外,其他幫助學生「了解自我」的課程更是缺乏)。


再想想看,學英文(或任何語文)的思考方式,是不是跟絕對的黑或白是一樣道理?
真實世界中,是要用相對思考才對,還是要用絕對思考才對?



另外常聽到的俗語如「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如果以「相對思考」來看,而且以父母的原始用意或初衷來看,這句話是對的。但如果要以「絕對思考」來看時,這句話就是不對了。因為很多父母還是自私的,很多出現在社會新聞的父母,會教小孩去偷東西、去騙人、去犯罪等等,甚至有些父母把親生女兒推入賣淫的火坑來賺錢給自己花用。
以「絕對思考」的角度來說,全世界只要有一個父或母有做這種事,「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就是錯的。
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子女,同時希望子女將來有競爭力(或望子成龍與望女成鳳),父母對子女的諄諄教誨,父母的原始用意或初衷都是對的。
但以「相對思考」來看時,父母的教誨也是要跟著時代改變的。如果父母認為從事公務人員(或醫生、律師)就是最安全的選擇或一種高薪的選擇,在不同時代下與不同子女的天賦(興趣)因素加入考慮時,父母的教誨或建議,都變成經常是錯誤的。台灣多年來以考試為主導的教育方式,就是教育失敗最好的証劇了。因為高學歷不代表高競爭力,更不用說是子女的興趣與天賦都無法得知,教育這件事變成父母、子女與師長都不快樂的狀況。
而這些讓子女學習成為不快樂的源頭,「絕對思考」是佔有很大因素的。最簡單也最常見的就是一般華人父母經常要求(或期望)子女要考100分。如果子女明明「有能力」可以考100分而沒考到時,就認為子女是不夠小心或不夠熟悉題目,就會要求子女多練習各種題目,以達到100分的「絕對完美」境界。

所以,華人父母看子女學習成績的心態,就是從100分的完美境界開始倒扣,錯越多題就離完美越遠,子女的成就感就越低,快樂學習的境界就離華人家庭越遠。


我發覺,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已經長年根深蒂固的把一些應該用相對思考的觀念,卻用絕對思考去解讀,造成大部分中國人以及大部分世界其他國籍的華人,甚至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的人,都比較不會去問為什麼。
我認為這就是造成華人比較沒有科學化思考與獨立思考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為什麼大部分的華人都比較沒有科學化思考 ?

想想看

如果你覺得你已經對某件事做得很好了,你的觀點已經很正確了,你對某件事的來龍去脈都很了解了,你還會需要改變嗎?
如果一個大家都已經公認是最高標準,或最正確的解答,或最完美的境界了,你還會花時間去研究它,去思考它嗎?
一般的人性反應就是把它記起來,然後照著做就對了。既使目標幾乎高到不可能達到,但從你有記憶以來,所有人都說這就是人類的最高境界時,你也只會「自我反省」那裡沒有做好,或把原因導向認為自己不夠努力。而你不會去想,有可能是這個目標根本不切實際 !
當所有人都知道這最高標準,但卻所有人都沒能達到時,就會讓大部分人放棄去追求這個目標,而過著自己比較容易達到的目標。

再想想看
中國多年流傳下來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就在追求那種完美境界 ? 一種道德的最高境界 ? 所以才會一直去強調所謂聖人賢人的所言為何。這是否就是一種絕對思考 ?

如果以數學的觀念來看儒家思想一直強調的聖賢言論與最高道德標準,這就好像在一直在追求極限值(微積分的概念,當x趨近於0或1時),但這是理論上的值,實物上的不大可能發生的。

我不是挑戰儒家思想,或批評儒家思想不對。儒家所提倡的很多觀念到現代都非常正確與實用。

只是,如果換一種角度去想。

儒家思想也是比較絕對性思考。例如: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君子與小人的兩極化對比的觀念。
而台灣很多本土的連續劇也喜歡把人物的形象做一個極端鮮明的對比,「好人」就一定會受盡「壞人」的欺侮與陷害,然後觀眾就把自己投射到那種受害人情境(觀眾自己一定想像自己就是那個「好人」)。所以,會對劇中的壞人恨之入骨,經常發生演壞人的演員在真實世界中被觀眾打或罵。
這種兩極化對比思考會讓人變笨,變得不愛思考,變得愛用框框去套現實發生的情境。

想想看,真實世界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十惡不赦的大壞蛋?
是不是每個人多多少少有時會是偏「好人」一點? 有時偏「壞人」一點?
有時像「君子」一點? 有時像「小人」一點 ?


孔子或孟子如果出生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在台灣社會中,他們有可能會被認定是「聖人」或「賢人」嗎? 如果孔子或孟子是在台灣當官,一定會被民眾或反對黨找到各種可以攻擊的角度,任何施政的決定,一定是有些人受益,有些人會有損失。一個人很難做到面面俱到與討好所有的人。


因為向聖賢看齊與學習的結果,就是把一個絕對完美的高標準放在那邊,所以家庭教育是父母說的與做的都比較對(即使父母錯了,也不會像很多德國父母般的,向自己的小孩承認錯誤與道歉),學校教學的方式也是以考滿分為目標,小孩考不到100分的,就是從100分開始倒扣。結果造成的價值觀就是一直往絕對完美的目標框框去努力,如果達不到那100分的框框,就要檢討,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學習當然變成是沒有成就感與痛苦的事,而且當小孩越來越大與越懂事時,就會發現父母與師長本身也不是聖人,也是經常犯錯卻又不願意認錯。結果就是學會了「說一套做一套」的矛盾價值觀。因為父母本身也是說一套做一套,就好像經常告誡子女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但父母因為經常做錯事又不願認錯時,就變成「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的實際矛盾現象。因為這種現象太多而很多人都視而不見或甚至認為理所當然時,當然會讓華人社會變成不科學化思考,一大堆「差不多先生」,一群人面對權力與金錢的誘惑時,彼此結派同好與明爭暗鬥,表面上互相恭唯,私底下卻互相陷害與防備,然後就有了「醬缸文化」的產生。


想想看,當把聖賢所說的絕對高標準來要求或「勉勵」一般人時,是不是會有很大的挫折感? 還有,因為已經有最好的標準放在那裡了,是不是自己就不用思考了 ? 只要把聖賢的話背起來就好了 ? 不用再去思考自己有什麼特色? 有什麼跟別人不一樣的特長?
以思考習慣的養成來看,聖賢的絕對高標準是不是跟很多宗教一樣,造成信眾不用思考的結果? 一切就照神的指示去做,一切就照聖賢的標準去做就好? 當發生有聖經或聖賢的書所講的,與現實生活有不相容的問題時,就去問宗教的代理人或學者專家來解答就好,然後自己要好好背起來「最新版的」解答,再照著做就對了,以後不懂再去問就好了 ?

「相對思考」與「絕對思考」的觀念差異,看似容易理解,但事實上已經深入華人生活觀念與生活模式中,很長也很久了 !


以大自然的現象來說,很多東西可以互相溶合(融合),如糖或鹽加入水中。但也有很多東西是無法相溶合的,如水與油,水與黃金等。但如果很多傳統的禮教規範加入現代人的生活中時,再加上各種不同派別對同一教條的不同解讀時,就會經常出現無法融合或互相矛盾的現象。

如果有些人還堅持傳統儒家思想所言與規範都是對的,都是可以被現代人所使用的,那現代人是不是都要為死去的父母守喪三年? 守喪多久是不是只是個「儀式」? 如果一個子女在父母去逝後多年,當某些事物引發想起父母的一些往事都還會思念與流淚時,要不要只是在父母剛去逝時守喪三年,會是個重點嗎? 只有守喪三年才能表達孝心嗎?

只要願意深思,就會知道儒家的一些禮節規範是很不合現代時宜的。

簡單來說,儒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論語的內容中,也有很多是不合理的。
這就是相對思考的本質。


如果以相對性思考來看,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家有就出現老子與莊子等人,我認為,老子與莊子就是以相對性思考來看世界,如果以我的方式來解釋的話,會跟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有連結與應用。


但問題是後來的去解讀老莊思想的「專家」們,事實上還是以絕對性思考去解釋老莊思想,尤其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解釋方式。


如果以相對性思考去看老子的文章,就會有很容易理解的說法,也可以讓人很容易去執行與學習。但就是因為現有很多「專家」喜歡把老子的話(尤其是「道」這個字),用絕對性思考的方式去解釋成非常高深莫測,無法用一般言語形容(以「道」來說,變成是老子專屬的「道 」,沒人能講清楚那是指什麼 !)。除了會造成一般人無法理解與學習外,也會造成對老子內容的不同解釋方式與分成不同派別。雖然各個不同的派別一樣都是尊崇老子,但卻演變成派別林立,各擁己見。這跟很多宗教分派的現象是很一致的。


我認為,老子所要提倡的「道」,就是萬物運行的道理(或原理),在老子活著的時代,很多他們不了解原理的事,我們現代人已經知道原理了(如太陽與地球的相對運行方式或細菌讓人生病等),很多我們也還不知道的(例如免疫系統的運作或如何延長人類壽命等等)。


雖然很多事物的運作原理,連現代人都還不知道,這時就要加入「知難行易」觀念。我在另一篇 "獨立思考與俗語-1" 中就有詳細的舉例解釋。

一般華人就是一直還認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觀念,而沒有對「知難行易」這種鼓勵人們去冒險、去探索未知、去一再嚐試的精神有正確的認識,才會造成現代華人一直沒有形成科學化思考的源頭。造成只會死背前人的聖言與古訓,而不會自己獨立思考。


我認為老子的文章之所以讓人難以理解,就是在它的「太精簡」。人的溝通方式是需要在說與聽的雙方來來回回的做確認後,才較容易溝通清楚。以現代文字與語言來溝通時,就經常發生溝通不良了,何況是古代的人用那麼「精簡」的文字來表達一些很抽象的概念。


「道德經」(或稱是「老子」)是中國重要的一個思想與學派。

其中的開宗明義的兩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卻認為所有我看過的解釋都不是很正確。

其實,我認為這兩句話的真正關鍵字是「常」這個字。而這個「常」要解釋成「不變」的意思。然後,整個道德經的內容就相對容易解釋與理解。

我的解釋方式就很簡潔: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就是: 天下萬物的運作原理是可以說明的,只是並非只有一成不變的說明方法。

「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就是: 天下萬物的名稱是可命名的,只是並非只有一成不變的名稱而已。

以我的方式來簡單舉例:

「道可道,非常道」的例子:
就像對數學的公式証明一樣,對於很多事物的道理可以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解釋方式。以數學導出平行四邊形的公式,我可以用彈珠去靠在斜的直邊平面去一層層堆疊起來,然後就可以數出上邊底邊與堆疊幾層後,會跟總彈珠數數量有一定的比例關係,多堆疊幾次不同數量後,然後就可以導出平行四邊形的公式(這是我小時候還沒上到這個數學公式時,我自己在無聊時玩很多贏來的彈珠時發現的)。除了用彈珠之外,我也可以用磚頭,用手畫的等等各種不同方式去導出這個公式,不是嗎?

另外,如果你去問很多結婚多年且恩愛的老夫妻,什麼是好的婚姻關係,那你就會得到很多不同的解釋方式。每一種都是通往好婚姻關係的「道」,不是嗎? 一定要有一個絕對值的「道」理在那裡嗎?



「名可名,非常名」的例子:
以椅子來說,它就是給人們坐下來用的工具。那他的名字的不同類別可多了。現代人可以統稱它為椅子,古人可以稱它凳子,英語可以稱它"chair"。如果要分有靠背或沒有靠背的形式,那就又更多了。更不用講非英語系國家對椅子的不同名稱。但它的原始意思與功能還是普世一致的,那就是給人們坐下來的工具。


相對思考再加上機率概念後,會有許多方面的應用例子

  • 當初台灣發生莫拉克颱風而讓小林村滅村時,有學生或小朋友就問說,小林村的村民為什麼不搬出來住? 結果被罵沒有同理心。但如果將來歷史証明,這個學生講的才是正確的呢? 如果相對的把時間拉長來看,要是全球暖化已非得讓原來住在危險地區的人搬離才行呢?
  • 台灣某些集團的老板,會對自己公司的主管,要求他們去爬台灣百岳這件事,以機率來說,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造成公司主管的山難事件。因為地震與大雨變多,山上的土石流或山崩的發生機率就變大,常爬山的人就會讓山難的發生機率也變高。
  • 全球暖化的趨勢也會讓很多大企業老闆發生空難的機率會變高,因為常常坐私人飛機去各國,而全世界發生各種突發的強風(或側風)越來越多與越強,就會讓飛機降落時,發生意外的機率變高。就連在空中飛的風險也變高。
  • 以台灣有些藝人來說,經常喜歡挑戰各種高難度的表演方式,但他們本人不是特技演員或從小學体操或雜技長大的,越喜歡表演高難度的高空演出,就越會出現意外發生(如人員疲勞與安全防護的疏乎)。這都是以相對性思考去看事情的發展趨勢與發生機率。


過去教育常用標準答案的教法就是一種絕對性思考,也是一種僵化性的思考。而相對性思考就是要有相對應的比對事物,而且在不同時候可能會有不相同的答案。
因為現代很多人習慣聽從專家的話,而不願意自己思考,而經常會被一些騙子所騙(當然,很多是跟個人的貪念也有關)。

我個人曾經做過幾年的業務員,對於很多業務員行銷或說服客戶購買的手腕或話術,我也可以用「相對思考」來舉例。

例如有人的論點是把一些事實與一些自已的推論或憶測加入他的整個論述中,有時就很難判定出他的論點是否完全正確。有時會有一點點「感覺」奇怪,但要再花更多時間去查証。
業務員常用的就是先講一些你一定會說「是」的故事或事實,當讓你連續說了超過五次的「是」以後,你的防備心就會自然的比較放鬆了,然後,再把一些業務員想要說服你的事(未必都是事實,有些只是憶測或流言而已),再將這些事加入跟你閒話家常的對話內容中,讓你不容易知道那些是真的(或有事實根據的),而那些是加油添醋的(沒有事實根據的)。但重點是要讓聽的你去相信他(她)的誠意,很多業務員的肢体語言與表情都能配合演出他講的內容,讓你沒有懷疑他的理由,而進一步購買他的產品或簽下合約。
當然,我舉的是有些特別的案例,不是每個業務員都有這麼高的功力,或都是這麼像騙子的行徑。因為日久見人心,一個可以長久得到客戶支持的業務員,都會是以誠待人而且很勤勞與很負責任的,不然很難在業界長期生存的。

另外
許多宗教的論述都是絕對性思考。
例如,神是無所不知與無所不在的。但因為這種絕對性的論述,在很多現實生活或由各宗教的神職人員去解釋各種神的旨意時,經常會有矛盾的情形發生。

又例如,很多台灣人對於一些靈異現象或無法解釋的事,為了求心安,就寧可去聽信一些偏方、找術士做法、收驚、求平安符等等。
這就是一般人常說的「寧可信其有」,這也是一種「絕對性思考」。因為如果要徹底做到「寧可信其有」這件事,就變成什麼宗教或各種民間偏方都要信。但很多不同宗教彼此是相對立的,互相不承認對方的宗教與各種儀式的。一個人如果常在口頭上說「寧可信其有」這句話時,就是沒有經過大腦的說話方式,因為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矛盾了。


我要強調的是,不管是某些宗教詐騙或惡質業務員的推銷,當所舉的例子是用部分的事實去掩護部分的欺騙或洗腦的觀念時,就比較難立刻判定出來。有時就連獨立思考功力高強的人,一不小心,也會被騙到的。
這也是相對思考在應用時,會自然產生的黑暗面。



最後,以男女感情或愛情來說,我也可以給女生一些思考的剌激與思路方向的建議,一些由「相對思考」而衍生出來的建議。

先看看下面這幾個深情男人的例子(從YouTube找到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s3p1AbP4p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0e6x1mXjI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998WEjZq3k

雖然其中一個是保險廣告,是虛擬的故事,但由不老騎士的阿桐伯與花甲背包客的張廣柱的兩個實例來看。
這種深情的男子在現代年輕人之中,你認為你還找得到嗎? 如果還有,這些深情男人在年輕的時候,會有那些人格特質表現出來 ?

但男女之間的感情與相處也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會讓不老騎士的阿桐伯在他老婆死後那麼多年了,不但讓他沒有續弦而且還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他老婆在世時,有做到讓阿桐伯由衷感念的事。就是讓他在外打拼事業時沒有後顧之憂,家裡的大小事,完全不用讓阿桐伯操一點心,就連小孩晚上哭時,老婆也堅持由她來做,讓做老公的深刻「感受」到,阿桐伯就對老婆產生了強烈的疼惜感與虧欠感。當老婆比自己先離開人間時,才發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已不在這世界上了,所有一生中最深刻的回憶,都是發生在夫妻間「患難與共」的承諾與奉獻上。
我是男生,尤其很多男生從小到大是被教導不能流淚的。但當我在看這三個故事時,我都有流過淚,也很感動。但感動後的想法,就跟女生的想法是很不同的。會讓我們身為男生的,在老婆去逝後,根本完全不會再想要去找其他女人的原因,其實根源是相同的。

想想看,這種會讓男人終身無法忘懷的女生,本身是否也是「相對的」會有一種特質 ?
我先不講我的看法,但先給個提示:

台語歌后江蕙有一首歌叫 "家後" (跟台語的"牽手"一樣,都是老婆的意思,台語一直保有中國古代那種情感深厚的語意),這首歌是鄭進一寫的。一個男生可以寫出讓許多台灣已婚女性都感動不已的歌詞,是有原因的。但事實上,這歌詞內容也是講出許多華人男生心目中最想疼惜一輩子的"牽手"的那種人格特質

讀者如果你是女生,你就可以去問問很多不同年齡的男生,看看他們的答案是什麼 ?
但請記得,問這問題的時機與情境要抓得很好,不然,如果你在Pub或夜店問這個問題時,就會被男人以搞笑版的答案,回答給你。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10: 常保持清潔,就會更健康嗎 ?


最近幾年,當我從電視上常看到日本很多家長(尤其是當母親的),對自己與對小孩的過度保護的事件與報導,我就經常覺得日本的小孩,將來的身体是會變得非常差的。
為什麼我會有這種直覺與聯想 ? 我當初並沒有特別去深思或記錄下這件事。

直到最近,又因為看到公司女同事在討論小孩的過敏問題。因為他們的小孩經常會發生過敏,所以經常帶小孩去看醫生。平常對小孩的生活教導,也常怕他的小孩去接觸一些看起來「不乾淨」的東西。因為家長害怕,所以家裡所有東西都經常消毒,要小孩經常洗手,食物掉到家裡的地板也不要拿起來吃。

我後來陸陸續續在不同時間點,有被動的注意到同樣類型事件的發生,而且頻率一直在增加的感覺。經過上網去查相關報導,發現已經有太多家長在討論小孩過敏或氣喘的相關事件。


對於過敏與氣喘這兩件事,我是因為週遭太多人的討論而引發我的好奇心。我並沒有主動的去蒐集資料很多年(畢竟我沒有小孩,平常對小孩過敏這件事並不會去注意),但我以獨立思考的精神去查資料與比對我之前的記憶,我對現在網路上的一般家長看法,甚至是一些醫生的看法,我覺得非常不認同。

如果家長上網去查資料,經常找到的資訊就是把過敏的原因歸到父母遺傳或基因為主要原因。但是,這種說法是可靠的嗎 ?

首先,我非常懷疑這些支持過敏的大部分原因是由父母遺傳的人(不管是醫生、科學家或教授),我想問他們的統計資料是否有往上追蹤二代以上(就是現在為人父母的人,再往上查查自己的生父生母,再到祖父母輩的資料),而且是否有包括其他不同國家的統計資料。因為我查到的資料與我從小到大得到的資訊比對,我認為,環境因素,才應該是主因

我記得跟我年紀相仿的人(現在都已為人父母了,而且小孩有些也上大學了),如果他們家境比較好的人,其中一部分人是有過敏的,但我記得他們的父母卻沒有什麼過敏。但是同樣年紀的人,如果家境比較不好的,通常沒聽過什麼過敏的体質。也就是說,現在四十到五十歲的人,如果自己有過敏,而且自己生的小孩也有過敏,不要就此下結論的說,這是因為遺傳的原因,而要再看看自己的父母(大約1950年以前出生的人),是否父母也有過敏的体質。


為了驗証我的推論是否正確,我前幾天特地去找了一些書來看看最近幾年是否有人做此相關的研究。

找到的第一本書,書名: "零歲開始打造免疫力",作者: 藤田紘一郎是日本一位醫師,他在書中剛好有講到日本小孩的抵抗力越來越差,同時也指出與日本母親的過度保護有關。

但這本書在強調的重點,沒有提到我要找的研究方向,因為沒有提出有力的証明,去說明過敏或氣喘是由環境因素還是遺傳的原因。但我很建議為人家長的讀者,或你將來想要生小孩的讀者,一定要去看這一本書。

後來,我又找到一本書,書名: 感染(Infection: The Uninvited Universe),作者: 傑洛德 克拉漢 博士(Gerald N Callahan, PH.D.)。其中就有我要找到資料。真的跟我的推論很接近。

從書中的部分摘錄如下:
======================================
1990年代艾瑞卡 莫修斯(Erika von Mutius)醫生針對合併後的東德與西德孩童,進行一項成長環境和造成孩童氣喘與過敏關係的研究。東西德國的合併,剛好提供莫修斯醫生一個絕佳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機會。西德的孩童在比較乾淨和健康的環境下成長,而東德則剛好相反,孩童的生長環境多半比較髒亂不乾淨。研究假設,西德的孩子因為成長環境比較好,所以氣喘或過敏体質的機率應該比東德的小孩低。不過最後的研究結論卻剛好相反,在環境比較髒亂或衛生條件比較差的環境長大的東德小孩,反而比較少發生過敏或氣喘的問題。

莫修斯和他的研究小組又發現,在奧地利、德國和瑞士長大的小孩,如果童年時期就有接觸到革蘭氏陰性細菌的話,到了學齡時期,得到氣喘的機率會大幅降低。尤其在實驗中,莫修斯還特別記錄了歐洲學齡兒童用的床單中內毒素(endotoxin, 革蘭氏陰性細菌產生的毒素)的含量。結果顯示,床單裡的內毒素越多,這些兒童得到氣喘的機率越少。也就是說,接觸到越多細菌,小孩就越健康。
在美國的波士頓也有同樣的研究,研究人員對嬰兒房間地板上的灰塵、床單、父母的床、家人的房間,以及廚房裡的灰塵做採樣,也印證了莫修斯的研究。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小孩,如果在出生後的一到三個月中接觸到比較多的內毒素的話,比較環境較乾淨下長大的小孩不容易羅患濕疹。濕疹跟氣喘、過敏一樣,都是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這些研究的結果都指向一個結論: 比較早或是接觸到比較多細菌的小孩,其身体的抵抗力的確會比較健全。

很顯然的,細菌的感染是幫助体內免疫系統健全發展的主要關鍵。如果沒有經過細菌感染的過程,我們都會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機制。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我們已經握有各式各樣的抗菌藥物,包括抗真菌、抗病毒、抗寄生蟲的藥物,使數以億計的微生物數量大幅減少。

然而人類的自以為是並沒有為自己帶來更健康的身体。在1980年到1988年之間,美國人羅患氣喘的人數從六百七十萬人增加到一千七百三十萬人,且發生頻率也比其他美國境內的疾病高出許多。

在這數據背後,有更多耐人尋味的發現。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和孩童有過敏体質間的關係成正比,也就是說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小孩比較容易有過敏体質。

我們越想創造一個無菌的溫室環境,我們下一代的抵抗力就越薄弱和敏感。

======================================

當然,目前這方面的研究資料還是相當的少,也是因為這樣,才會有許多網路上的資料或其他醫生或科學家也認為遺傳是很大的因素。

但如果用獨立思考去做推論時,讀者自己可以想想看,那一種原因才是更接近事實的真相 ?

我又有從網路上找到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証明,與免疫系統不正常相關的疾病(過敏與氣喘只是其中兩種而已),大部分都在最近五十年左右才開始明顯變多而已。我會選下面這個圖的原因是它列出過去一般人常得到的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相關疾病,當這些疾病大量減少後,卻讓免疫系統相關的疾病開始大量上升,這種的對比相當明顯。

細菌(病毒)感染疾病與免疫系統相關疾病的變化對比圖




讀者如果本身或小孩有過敏或氣喘,而曾經從網路上找過一些資料後,自己就認為或同意過敏或氣喘的原因是由遺傳的原因比較多,那我還有一些要讀者去思考的問題是:

  • 你找的資料夠多與夠完整嗎?
  • 當你會注意你自己或你小孩的身体健康時,為何只找到最容易找到的網路資料,你就相信了 ?
  • 你找資料的習慣或你問問題的方式,是否需要改變了 ?


保持乾淨與清潔,就是健康嗎 ?

許多媽媽為了讓自己的小孩更健康,當看了很多清潔劑或個人清潔用品廣告後,就直覺的相信使用這些清潔劑去清洗家裡後,就會讓自己的小孩遠離這些病菌的來源。

但事實上,卻剛好相反。

我記得幾年前看過國家地理頻道時,就有看到一集" 超強人體 以毒攻毒"中有提到幼兒在室外玩沙,常常把沙或其他看起來髒髒的東西都往嘴巴裡塞,而這看起來令家長很擔心的事,卻是讓小孩建立免疫系統的好時機。我當時看到這種說法就有一些驚訝,但因為我當時還有同時注意很多其他事,這件事就沒有讓我要想去繼續追蹤。

但現在,我想請為人父母者思考一下 (尤其是高學歷父母):

如果一般高學歷父母,因為害怕自己三歲以下的幼兒把不乾淨的東西放進嘴巴裡,而把家裡的地板、桌椅、玩具等所有幼兒接觸得到的東西,全部都用清潔劑消毒乾淨後,就自以為可以放心小孩的健康了。結果反而是雙重加害小孩。

第一重: 防礙小孩的免疫系統建立。
第二重: 讓殘留在地板、桌椅、玩具的清潔劑等微量化學毒素,在小孩身体內長期累積。

父母既然是高學歷,所以當然知道人的身体是需要有免疫力,而且知道這免疫力是需要緞練的,就像一般父母都知道要給小孩打預防針,就是要訓練小孩的免疫力對該病毒產生抗体。

這是很簡單的推理,不是嗎?

想想看。很多高學歷的父母就是在傳統考試為主導的教育体制下的「勝利者」(因為很會考試才有高學歷的),但為什麼卻不懂得一些簡單的推理 ?

如果學校的制式考試都不會考這種跨領域連結的題目,是不是因為出題目的教育專家也是同樣的教育体制下的「勝利者」,所以不會知道要出這種實用的考試題目來考學生?

父母當然是愛孩子的,但卻因為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下,是否會造成小孩的免疫力不夠強 (或是說,不要讓免疫系統過渡反應)?

請問現代高學歷的父母們,以現在科學進步的速度來預估,你小孩在長大之後,難道不會知道他們自己的過敏或氣喘,是跟做父母的你,當初的過度保護有關嗎 ?



這樣講或許太重了,但是不是愛小孩就不要害小孩。當食物掉到地上,很多做父母的都不要讓孩子再檢起來吃。想一想,這樣就比較好嗎 ?
如果在小孩三歲前就一直太過度保護,當小孩還在地上學爬行時,因為怕小孩拿到不乾淨的東西就往嘴巴裡塞,就把家裡的地板或小孩可能會觸摸的地方,都用消毒水或清潔劑清洗乾淨。但由我找到的資料看起來,這反而會讓小孩的免疫系統沒有得到訓練的機會,造成現在人的過敏問題越來越多。

至於消毒水或清潔劑或其他清潔用品,對於人体長期的傷害有那些可能,我也有找到一些書(而且已經出版好幾年了),但我不想在這裡寫太多。



再以不同的角度問問題。如果以機率來看,同樣的食物掉在下列三種地方的地上時,那一個地方最安全,那一個地方危險 ?

1,家裡的客廳或餐廳的地板。
2,掉在傳統市場的潮溼地板。
3,掉在醫院急診室的地板。



再進一步想想看,以獨立思考來看問題時,我也常用放大問題範圍來問問題。
當我把問題放大時,就可以把問題問的很極端。
例如:
如果那麼害怕小孩被細菌污染,那為何不把小孩子就關在特製的無菌室,而且從小關到大?

然後再回來問一個平常的問題(沒有放大的問題):

一般父母都知道,打預防針是要讓人的身体內的免疫系統有個抗体,但為何不趁小孩還很小時候,就讓小孩身体內的免疫系統有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如家裡的地板)去「練習」呢?



以最近英國的大新聞為例:
英國威廉王子與愛妻凱特剛出生的小王子,身為第三順位王位繼承人的小王子還不夠尊貴嗎? 那為何他們的小王子剛出生不久,威廉與妻凱特就敢抱到外面去 ? 外面不是很多細菌嗎? 是全英國人都瘋了嗎? 是英國人比台灣人更不懂照顧新生兒嗎?
想想看,現代台灣女人生小孩後就一直放在保護好的坐月子中心(有些還每天要消毒嬰兒床一到兩次 ! 而且又不讓親人去抱新生兒 !!),是不是將來反而可能是變成過敏兒與氣喘的原因 ? 當你花越多錢去保護自己與自己最愛的小孩,但如果將來的科學可以証明,是因為你的觀念而害慘了你的子女呢?




是否成為獨立思考者的反思:

我本身沒有生小孩,而我本人也沒有任何過敏或氣喘的問題。如果我是跟一般人用一樣的生活態度去過日子的話,就會聯想到一些問題:

過敏或氣喘的問題干我什麼事啊 ?

我又不是科學家或醫生,我也沒生小孩,我本人又沒有過敏或氣喘的問題,那我為何要花時間去圖書館找書與上網找資料來比對?

在看這篇文章的讀者,如果本人或自己小孩沒有過敏或氣喘的問題時,我相信讀者有興趣的機率就比較不高(如果有興趣或好奇心,讀者有獨立思考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如果讀者本人或小孩就一直被過敏或氣喘所苦,在看這篇文章時,一定會很有感覺。

這篇文章還是想要讓讀者去訓練自己的獨立思考,由我提出對事件的不同切入角度,讓讀者有轉變看事情觀念的練習機會。



最後,我雖然有找到跟我推論相同的書與網路資料與圖例,但我仍不能相當確定是否這個推論就是完全正確(因為人体是非常複雜,而且人体與環境有相當複雜的因果關係)。我只能說,我比較有把握的是: 我的推論是往正確方向的機率比較高,所以最後還是決定把這一篇文章放到"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並且讓讀者自己去思考或進一步找其他資料。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獨立思考問問題-3: 你在過「觀眾席人生」嗎 ?

「觀眾席人生」是我觀察多年現代人生活的方式與態度後,才創造出來的名詞。我一直放在心中很多年了,而且我在寫前面好幾篇文章時都經常有想起,但我還是沒有在文章中提起。

其實,我一直懷疑

是不是因為大部分人就是抱著這種「觀眾席人生」的心態,才會造成大部分人都沒有獨立思考的原因之一。


什麼叫「觀眾席人生」?


想想看

當你是一個觀眾時,你花錢買票進入戲劇廳(或任何一種形式的表演空間),然後就「被動的」讓劇團安排的表演方式,呈現在你面前。不管劇中的故事是在講愛情故事,冒險故事或其他,一個好的戲劇表演就是讓觀眾進入到表演者設定的故事情境中。
簡單的說,當你是觀眾時,你只要花一些錢與花一點時間就可以立刻進入到故事情境中了。

但如果你是演員時,你就要「主動的」花很多時間去練習與排演,以確保在舞台上時,可以有完美的演出。而在這準備與練習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很孤單與痛苦的。
如果用人的一生來比喻,當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是「值得」被將來的人編成故事而表演給其他人看時,在這個故事內容中(尤其是冒險故事時),主角是常經歷很多苦難或考驗,甚至會受傷或死亡的。


所以,我所說的「觀眾席人生」,就是一種習慣成自然的心態與人生觀,一種想要体驗與感受各種不同被設定好的虛幻情境,但不想在真實生活中去冒險,也不想經歷長時間練習的痛苦,只想要享受中間的短暫過程就好了。

我不得不問問現代人,真的一直過這樣虛幻與「享受型」的人生,就是最好的嗎?
當你自己年紀大時,或你在某天得到癌症而不久人世時,你會不會後悔你所走過的一生?


回想一下人類歷史,遠古時候的人是活在打獵的生活模式。男人負責外出打獵,女人負責在住處附近採果子與照顧小孩。絕大部份精彩的冒險故事,都是由打獵回來的人在晚上營火前,分享給其他族人聽的。此時的觀眾是無法「看」到故事現場的情節,只能從說故事的人所描述的故事內容中,再用自己的想像力去補充其他的細節。

然後,在人類發明舞台表演型態後,表演者就有一些簡單的服裝、道具與佈景。然後讓故事的內容有更生動的呈現,讓觀眾更能「看」到故事的情境。

時間拉到現代人的生活
許多國家已有許多電視節目,播放著各種不同的戲劇或電影。各種視覺與聽覺的剌激都更接近真實情境。如果讀者有去過迪士尼樂園(Disneyland)或是環球影城( Universal Studio),裡面的3D或4D的表演,更可以讓大腦接受到接近真實的体驗。雖然過程都很夢幻,而且人的理性知道它是假的,但因為各種聲、光與觸覺的剌激可以讓大腦感受到接近真實的体驗。所以,即使理智上知道不會有任何的冒險與受傷的機會,大腦所接受到的訊息也會讓人感覺很驚險與剌激。對於這樣的現象與結果,商人知道,連消費者自己也都深愛這種感受。

人類有愛聽故事的天性。在以前,一個好的故事會影響很多人的重要人生決定與生命軌跡。例如馬可波羅遊歷東方的故事,就讓後來許多歐洲人對東方產生響往,也影響後來哥倫布的航海探險。

但現代人的生活太方便,也太安逸了。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冒險之心,失去了追求自我實現的動力,也就失去了体會人生中充實的幸福感與成就感。取而代之的是去追求快速又包裝華麗的快樂與驚喜,但這種快樂是短暫又空虛的,一旦回到個人暫時獨處時,就無法面對內心孤單的自己,就會立刻想去打開電視或上網去看看社群網站的新鮮事,也就是需要一再的去追求新鮮與剌激來保持那份自我存在的感受。

但是

想想看

你是誰?
你有活出你的特色嗎?
你有讓這個世界變得有一點不一樣嗎?
你在這世界上,有創造出什麼東西會讓人感謝你的嗎?
你的生命軌跡,難道就是一直跟著大家去追求同樣流行的事物嗎?



現代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電視的影響。很多人從嬰兒時期就常看電視,但太小就常看電視,除了對眼睛有不良影響外,事實上對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讀者在Google打上 "電視 影響 大腦"等關鍵字,就會出現很多研究結果。

我之前看到台灣的公共電視「觀點360」有播出一些紀錄片,其中兩集跟現代人看電視而受影響的例子,我就很喜歡。 "二十個沒有電視的日子(20 Days without TV)"與"兒童行銷時代(How the Kids Took Over)" 這兩集我都有錄下來與保存起來,但目前在Youtube上沒有看到有人分享出來。如果讀者有看過,就會深深体會到電視對你我個人或小孩的教養,無形中已經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了。


如果以演化觀點看現代人受電視影響的教養方式,我覺得,真的像是在「偃苗助長」!
有些家長看到電視廣告說什麼新方法或藥方可以讓幼兒可以增進腦力(例如嬰兒在肚子內就聽音樂來培養音感,結果造成嬰兒出生就重聽)或可以讓青少年增加身高(例如長高藥吃太多而長期造成肝與腎的損害)或增加抵抗力(例如小孩過敏,就想要用吃藥去解決,其實過敏是在幼兒時期太過保護與太愛乾淨的結果,見附註一),結果大部分在長期來說,都反而是對小孩的傷害而不自知。

附註一:
可以參考我另一篇文章: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10: 常保持清潔,就會更健康嗎 ?


很多家長想要小孩「贏在起跑點」的心態,就是被電視廣告洗腦的結果。
因為現在很多家長本身的成長過程就是在城市裡長大,而且是被動的與被安排好的成長「課程」。例如很多家長其實自己小時候也曾經被安排去學才藝或音樂或心算,完全沒有在大自然裡去探索與了解自我興趣的童年時間。

很多人的童年是在都市裡長大的,也就是說,沒有在小時候有機會觀察自然界的生物生長過程與活動,在幼年時少了這些機會與剌激,結果跟鄉村長大的小孩比起來,就像雞鴨等家禽與烏鴉的聰明的比對。烏鴉是真的懂得利用週遭的工具去喝到水瓶裡少量的水,但雞鴨就只會在現有的環境裡去找食物或爭奪食物,一但在環境中增加一些複雜度時,雞鴨就無法吃到食物。

一個在標準答案與設定好環境下成長的小孩,與一個在自然環境下且沒有標準答案下成長的小孩,那一種會在將來更有創造力? 更有競爭力?

「贏在起跑點」就會贏在終點嗎?

很高興在TED看到有人提到我類似的觀點與部分相關的實驗。
http://www.ted.com/talks/alison_gopnik_what_do_babies_think.html


很多高學歷的家長一定還是會認為,自己的小孩會比鄉村長大的小孩還要聰明(因為考試成績比較好),以後會有更好的競爭力等等。
但這種認知還是以學校那套老舊又制式的考試方法,所測試出來的結果。

你要你的小孩比較聰明(比較會回答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還是
你要你的小孩比較有智慧(比較會解決沒有固定解法的問題)?


我在最近就聽到朋友實際發生的案例。

一個女生在發生一件臨時又緊急的事件,有超過150件餐盒要用車子載走。這位女生打電話請她的主管開車來載,而主管想要知道所有餐盒的總体積是多少,才能決定要開多大的車或要開幾台車來載。這個女生在當場沒有任何尺或工具可以去量測,電話中主管就說只要告訴她大約有多大就好了,但這個女生還是回答主管她沒有東西可以量,所以也不知道大約是多大。結果是要主管實際開車來載後,才發覺要兩台車或開兩趟才能載完。

我聽到後感覺非常驚訝 ! 這種要量出物件大約長度或体積的事,在以前就經常發生,但為何這個女生與她的主管都沒有想出如何解決? 況且兩位都是高學歷且職場工作經驗都超過十年了 !

如果沒有尺可以量測,但你又需要立刻給電話的對方某個物件的大約長、寬、高時,你會如何做?

我發覺,只會背標準答案而長大的人,就算是有大學以上的學歷,卻不像一般國中或甚至國小學歷卻經常幫忙做家事的人,會懂得利用一些身邊可用的工具去替代,懂得彈性的活用知識與生活技巧。
常做事的人就知道,沒有尺或其他東西可以量測東西時,就可以用自己雙手完全伸張(長度約與一個人的身高相同)與手掌張開(拇指到小指張開的距離,一般人有用過就會記得有多長),然後就可以量測出東西的大約長度。常用這種方式量測的人,量出來的誤差都很小。

這個例子如果有些高學歷家長還是不認同(認為學校教的很多理論,只要會用,用處會更大與更科學化),沒關係,我會在以後用更多文章與例子來舉例。


另外,很多看電視長大的年輕人,越來越會用小聰明去爭取一些眼前的小利益,卻完全忽略了自己整個人生前途的大事情。


再舉個最近經常聽到的例子:

最近在台灣,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利用勞保規定的細部與不明確地帶,在明明是自己向公司主動辭職後,卻要求僱主給付資遣費,有些還會回公司去要求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想要去勞保局辦理失業給付。在大部分的案例中,勞保局都會比較偏向勞方(相對弱勢的一方),所以年輕人很多都是自己主動離職,卻又可以拿到資遣費,而且年輕人之間也互相通報,自以為爭取到自己的權利或以為能抓到制度上的漏洞而沾沾自喜。

但這些年輕人都沒有深思,勞保局都會有記錄的。
只要越多年輕人都在利用這個方式,就會有越多公司的人資經理或老闆會知道,慢慢就會開始做「反應」。不久的將來,當年輕人去找新工作時,新公司的老闆或人資經理就會去查勞保局,看看這個新人是否前幾個工作有領資遣費。如果有,就會去問前一公司的老闆對這個新人的印象與評語。這對年輕人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人的信用記錄是會跟隨一個人一輩子的 ! 在勞保局的登記內容是不容易被改變的,而且很多其他公司都依法可以去查得到。

年輕人自認為的小聰明,可能是會害自己一輩子。聰明反被聰明誤。這種年輕人都因為看電視長大或玩facebook等社群網站,只重視所謂的外表與人脈就以為可以有好的開始與發展機會,但卻不重視一個人的信用與正直(integrity)。而這兩個特質才是公司與老板最重視的。

想想看,其實整個社會就像是個有機体,是有生命的。當生命碰到外來的病毒,生命本身是會反抗的,生命內部的免疫系統是會產生抗体或進一步演化。

再想想看,如果是你自己創業當老闆,你會願意去用一些不負責任的年輕人,明明是自己覺得不喜歡這份工作而自動請辭(有些人還只是用手機簡訊臨時通知公司的),卻又事後要求你去多付一筆資遣費成本 !? 你除了增加你再找人的人事成本外,又會被勞保局警告 ! 因為太多次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給員工,而讓勞保局多付失業給付金。
這時,你對年輕人再來找工作的反應會是什麼 ?




追求夢幻人生的現象與可能結果


明明現代人的生活都過得比以前的皇帝或皇后舒適了,但因為看太多被包裝好的連續劇,所有主角們都有著光鮮亮麗的外表,男女主角一定有個夢幻式的邂逅與不期而遇,當然更要有驚喜與美麗的求婚方式。
即使觀眾收入不高,但每個人都要在一週或一個月內,去「實際体驗」一下像電視男女主角那種王子與公主般的生活方式。

當然,有這種需求,就會有商人想辦法提供給越來越貪婪的人們。當一般大眾貪婪於夢幻生活、貪婪於美食與自己可以感覺高人一點的生活体驗時,商人們也貪婪於賺取無知消費者口袋裡的錢。

例如,如果韓國的金秀賢沒有演「來自星星的你」,而你也不認識他。但是同樣這一個人,同樣的打扮在路上被你看到時,你會對他特別有感覺嗎? 會特別認為他很帥嗎?
很多人其實理智上都知道,他並沒有特別帥,只是他在劇中剛好符合你幻想中完美人物的一個投射而已。在人性或心理學上,這跟很多心理學家曾經對狗做的實驗一樣。當實驗是讓亮燈與食物一齊出現很多次時,狗的大腦就會把燈亮與食物做連結。到後來變成只有燈亮,即使沒有食物,狗也會流口水(大腦聯想到食物)。劇中安排的情境就符合很多女生的夢幻情境(可能已經看過很多愛情小說了),而這受歡迎的男主角就只是剛好被投射的對象而已。如果不找這個人來當男主角,很多其他男生也可以達到這種被投射的情境,只要去找一個被包裝得很好的男生來演同一個戲劇時,一樣會被追棒得像下凡的男神 !


然後一個龐大的商機就出現了。
從影視業到美容醫療與化粧品,再到服裝與珠寶飾品,再到美食與渡假Villa等等。
現代人會認為,這樣才叫生活,這樣才叫享受。觀念上已經認為所有這些生活享受,都是已經非常理所當然了。
所以,有些女生在還沒交男友前就已經幻想好如何被求婚的情節,到時候沒有一點「夠水準」與「夠夢幻」的求婚方式,自己是一定不願意嫁的。

所以,約會地點或選擇吃飯時,也是一定到五星級飯店去吃。平常一起去吃的食物一定要滑順爽口,綿密或香脆,而且要Q彈又有嚼勁才可以。


但頂級又快速又相對廉價的產品並不多(或不可能發生),結果就是食品加了很多化學添加劑,才能到達消費者越來越挑惕的味蕾,當然最後就有越來越多人需要洗腎。當然,這又會有另一種商機出現。有需求,就有商機,洗腎將來也會是一種很賺錢的商機(因為太多人需要洗腎,而將來健保無法給付後,就要改成自費項目)。


時候,換個角度看事情時,其實電視廣告不是在賣產品,而是在賣給觀眾一些幻想。
例如有些美容產品是不是真的長期有效(短期皮膚感覺比較光滑,但長期卻造成其他問題)? 或賣給子女用的補習班或才藝班,其實是在賣一個有競爭力未來的幻想 ?


連教育類的補習班名師都變成藝人化了(在香港最明顯)。老師要長得帥、長得美、或一副功成名就的樣子,這樣就完全符合偶像劇的幻想內容與洗腦模式 ?



我指的「觀眾席人生」也是在指一種人生態度,有被動的受媒体影響而做決定,也有被網路社群網站的情境而形成小圈圈的視野,有些人甚至每天只注意跟自己有關的小事情而已。


牛頓如果是出生在現代,即使牛頓常坐在蘋果樹下而被掉下來的蘋果打中幾十次了,但因為牛頓的注意力都一直花在手機APP遊戲或是在社群網站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細節,牛頓很可能只會把今天又被蘋果砸到頭的訊息或照片分享給其他朋友,然後看看其他朋友有幾個按讚之後,大家笑一笑就結束了。牛頓就不會讓大腦有「空閒時間」去聯想到蘋果與地心引力的關係了。


又例如,很多人到了國家公園內的大自然環境中,卻還在問有沒有Wi-Fi可以讓手機連上網 ! 到了國外環境時,卻一直在找台式飲食的餐廳 !

想想看,到大自然環境去旅遊時,晚上你是否還會想要看電視(很多當地的飯店是沒有電視的)? 或會想要上網?  不然你就會很無聊,為什麼?

有空時,想想你長期失去與大自然相處的生命中,你的觀察力與價值觀發生了什麼變化?




為什麼華人社會都一直比較沒有科學化的思考?

這個主題很廣,我會再用其他文章來進一步討論這個主題。但在這裡,我先用一個例子來說明華人沒有科學化思考與被電視廣告的影響。

就像很多科學家指出,人的身高是在基因就決定了。但很多台灣的家長被電視廣告的影響,就相信一些「長高」或「轉骨」配方,說是可以在青少年正要長高的年紀時可以剌激生長板,就可以讓小孩長得更高。

但我的疑問是,小孩真的可以比先天基因的限制長得更高嗎?

如果要做一個讓人信服的實驗,就要找很多國家的雙胞胎小孩,雙胞胎的其中一個有吃所謂的轉骨配方,另一個沒有,然後要長期追蹤超過五到十年,才能進一步証明。但台灣人因為不夠科學化思考,所以不會有人去做這種實驗。而外國人根本沒有人會去想到或不相信這種說法,所以也找不到這種實驗的數據。所以,台灣人(或大陸、香港)都一直會被這種過去長期不科學的說法或民間偏方所洗腦。
台灣、大陸、香港等華人會一直沒有科學化的思考方式與人生態度,除了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外,也會跟對「知難行易」的沒有正確的了解有關,另外再加上文憑主義的觀念影響。
我以後對此再做進一步的討論。





最後,輕鬆一下! 
讓讀者的左腦休息一下,也讓感性的右腦活動一下。

我想給常當電視觀眾的讀者測驗一下自己的「感受力」如何。
大家一定看過很多電視廣告,但很多廣告的創意未必會讓觀眾看得懂。看看下面這個最近的廣告,讀者可以想想這個廣告是要表達什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MZSbX09d2I


廣告的看法就像對電影的看法,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我用這個廣告去測試過很多人,他們原來的答案都不算好,直到我把我的看法解釋給他們聽後,他們都比較認同我的看法。

我的看法(解答)就藏在我部落格的其中一篇文章(到目前為止最少人看的一篇)的最下方。

但讀者最好先寫下自己認為的想法後,再去比較我的看法。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獨立思考與轉念系列-9: 「主動」與「被動」的差別

前言:
這一篇是轉念系列的進階篇,所以會比前面八篇轉念系列的觀念還要複雜一些,而且這一篇觀念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不容易找到好的例子來說明。
如果讀者只是從題目來判斷,大部分的人不會覺得這一篇有什麼可讀性。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很清楚的知道,主動當然是會比被動好,不管是學習上或是社會的競爭上,都是主動的效果比較好而且會比較佔優勢。
但如果讀者知道這一篇是有些部分在講由被動轉為主動(或者說可以從劣勢轉為優勢)的可能性與例子時,應該就有比較多的讀者會有興趣了。


我會把主動與被動的差別,放到「轉念系列」的文章來討論,就是要以不同的角度去剌激與試著轉變讀者的觀念,「主動」與「被動」不一定是固定不變的觀念,而可以是個「動態的」或「相對的」觀念。



首先,還是要先講一下主動的好處:

生活中有許多「主動」與「被動」的事件,仔細觀察或思考這些活動時,有些可以找到自己(或子女)天賦的線索,有些會幫助自己打破原來觀念,有些可以幫助自己或別人致富或完成夢想。

主動的生命比被動的生命精彩與豐富。當大腦主動時,腦細胞獲得氧氣與葡萄糖的量就比較大,同時也訓練了腦神經元去主動連結其他神經元,這樣就有更多的「觸類旁通」的創意、聯想力與創造力的出現可能。

讀者可以花一點時間去想想自己生活中的事件,那些事是自己主動去做的多? 那些事又是被動必須去做的多? 而這些事又對自己生活有那些影響?


舉例一: 大部份來說,看電視是被動,上網找資料是主動。

如果看到自己很喜歡的電視節目,而會去排固定時間去觀看時,這時候可以算是主動。但如果同一電視節目所講的內容經常重覆,或者前後同一主題有前後矛盾時,觀眾又不會質疑的照單全收時,這時就是被動的,而且是沒有獨立思考的被動。
以台灣來說,台灣電視節目與新聞報導的水準已經低落超過十年了。很多人很喜歡的節目,當我被動的看到時(跟別人一起看電視,由別人選擇節目),我就多次發現很多有前後矛盾或完全引用錯誤資料或有為某廠商置入行銷廣告的企圖時,其他人好像完全都沒發覺。有些人經我的點出或解釋時,還會有一些反應,但更多人是完全的不在乎,好像看電視就單純只是「放空思緒」的時間而已。不管電視內容是合不合理,有沒有矛盾,幾乎完全是不在乎的。我認為這些人就是被動的看電視。
而我看電視時經常會自動去找尋我有興趣的主題來看,當節目內容或新聞報導說法有問題時,我經常會再去上網找資料比對或去找我自己多年蒐集的資料庫去比對。相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算是看電視,我還是經常自動會有從被動轉變成主動的習慣。


舉例二: 看到有感覺的文章去轉寄給其他人是主動,收到的人去看是被動。

主動學的快,記憶連結的好,大部分是因為你對該文章(或主題)有興趣或有經驗,在你大腦中已有一些連結與相關腦神經元的觸發反應。而被動收到你轉寄文章的人,未必跟你有同樣強度的連結與腦神經元的觸發反應,所以相對也比較容易忘記。這就像很多老師去分享某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給學生看時,學生經常沒有很高的共鳴或反應。這也好像父母在看到某一社會新聞事件,而利用機會去諄諄教悔子女時,子女未必都會聽得進去或記得住。



主動在大部分時候都比較好,但不代表你什麼事情都要選擇主動,因為你不是超人,你的每一天也跟其他人一樣,都只是24小時而已。
當你專注於你的長期目標或夢想時,你就會知道在某些場合下,選擇被動是比較明智的。因為你週圍的人都會影響你,而你一定會在某些時候必須要採取被動。但在被動時,你卻可以用獨立思考去觀察或傾聽其他人,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週圍每一個人的個性與處理事情的態度與習慣。


什麼時候主動好? 什麼時候被動好?

生命如果是主動去探索的,是會比較豐富與精彩的。但生命如果是被動的或被安排好的時,是會變成相對貧乏與空洞的。就好比一個人處在青春期而正在探索世界時,做父母的,最好被動的在一旁觀察與等待被子女問問題就好,不要想太主動的要給任何自以為比較好的建議或比較不會犯錯或浪費生命的金玉良言。

很多狀況下,不是說父母就不要給子女建議,而最好是選擇在對的時間點或情境下,「被動」的去給子女建議。但所謂對的時間點或情境卻是可以由父母「主動」或故意安排下出現的。


以學校老師來講,如果學生不愛讀書,上課都不專心或在上網或玩手機app,這時老師也是處於被動與劣勢,因為不能隨便當掉學生,也不能不照學校要求的教學方式教學生(也就是由考試主導的教學方式)。但老師如果有心要把學生教好(像是救一個是一個的心態),就可以主動去了解學生(找機會去問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或偶像團体或線上遊戲或手機app),去讓學生對你上的課發生興趣(例如老師每次準備十分鐘左右的故事時間,或笑話時間),對老師信任(去做一些讓學生驚訝或甚至會感激老師的事)等等。這些都有人已經做得到,讀者可以自行參考電影"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的情節。


當要教育子女時,父母可以經常主動與被動的態度交互變換。
教導子女要有紀律與生活的規範時,父母本身就要主動示範並且要以身做則。如果發生與子女意見不合,或要建立起與子女間的理性對話或討論的模式時,都是要由父母主動的去引導話題與控制討論情境。
但如果要去發現子女的天賦或興趣時,父母就要「順勢」的被動了。當子女「自然發生」對某件事產生興趣時,引導式的問問題就會非常重要了。因為如果子女還很小,光是好奇心或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時,就不容易讓父母去確定子女是真正的有興趣,還是因為一時的好奇或被其他小朋友影響。此時,在一旁觀察與跟著子女的思路或想像力去問問題時,會是個好的切入角度。當子女多次對同一件事有發生連續做很多次或可以一次專心做很久,而且經常發生忘記時間已經過很久了而不自知,這就可能是子女的興趣或天賦所在。


當子女在學校發生衝突或犯錯時,家長最好是被動的時間多。多傾聽、多了解事情的真相(從不同人對同一件事的說法),如果真的是子女的錯,就可以讓子女學習自己主動認錯,或從錯誤中學習。這整件事也可讓子女學習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起責任。
如果家長沒有「耐心」,而主動為子女去跟其他家長理論,反而讓子女變成被動而又不負責任。如果子女常常發生錯誤是自己犯的,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很可能都是因為太過保護的父母,主動介入所造成的。這也是所謂「直昇機父母」常發生的現象。


對於長期用原來觀念去教育子女的家長,如果發現子女與自己的關係或感情不是很親密,也就是子女並不願意把心事跟自己講,而卻比較願意與自己的同事或朋友講時,這時候就要用主動與被動的觀念交互變換,慢慢的讓自己的子女願意跟父母分享內心的想法。但父母本身要先有相當的耐心,因為很多父母長期對子女的「主動」要求時,卻又長期的不顧子女「被動」又不情願的反應,當然造成子女很難在短時間內,就會對父母這個「有壓力來源的對方」講出內心事。


父母教育子女(或老師教育學生)的主動與被動的應用,我可以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舉例,讓讀者去思考。

舉例:
很多人都應該接過銀行的「電話行銷專員」打來的電話,要你去辦信用卡或信用貸款,這時你是被動的(因為是對方主動找上你的)。當你很忙或你沒有這種需求時,你很不情願去接這種電話,而且希望對方趕快講完電話。但你也很清楚你可以立刻掌握主動權,因為你可以立刻掛斷電話。不過如果只是主動的掛上電話,這種反被動為主動的行為也只是最基本的,沒什麼實用的價值可言。
但如果你是家長而且子女已經到了叛逆的青少年年紀了,又或者你是一個私立大學的老師,而你的學生是以不愛上課的學生居多時,你就可以試著「轉念」一下。同時運用我另一篇文章"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3:訓練想像力"的方式去想像一下:

如果你的身份變成你家裡那個青少年子女或是你班上的一個不愛上課的學生,而打電話來的那個電話行銷專員就變成是平常跟你子女訓話或是跟學生上課的原來的你(參考下方的角色互換圖示)。



角色互換圖示





當你正在上班或工作中,卻臨時被一個電話行銷專員,濤濤不絕的想要用千篇一律的話術來改變你的想法,你當然會感覺很不耐煩。這時候你的心態會跟你子女在聽你平常訓話時的心態(或學生聽老師上課時的心態)是很相似的。而電話行銷專員在電話的那頭(想像這時的他,就是那個平常的你)可是相當「用心」的,已經準備好各種不同的講解方式,要讓你去聽從他的建議,而讓你同意使用他所推銷的信用卡或信用貸款。

但如果你有時間,而且願意轉換心態去聽聽看這些電話行銷專員到底都在講什麼時。
想想看,對方的行銷話術,你為何會不想聽 ?
是不是千篇一律?
是不是電話行銷專員老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想事情?
對方一點也不了解你,是不是對方一直是以自己的利益來考量?

想想看,你的子女或你的學生平常是不是也用同樣的心態這樣來看待你?

當你把心態轉向被動這邊(你的子女或學生心態那一邊),你會對電話行銷專員有什麼感覺與想法?
當你把心態轉向主動這邊(你平常訓話或講課方式的那一邊),再比對你跟電話行銷專員的講話方式,有沒有很多相似之處? 然後,你再回想你的子女或學生對你的反應模式,是否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如果要反被動為主動,你也可以引導電話行銷專員你要談的主題。對方如果想要做成生意,就會先配合你的主題先跟你談。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想像與練習。
如果對方有辦法在談話中進一步了解你的生活狀況或者你的喜好,甚至是你平常最在乎的事情時,你是否比較願意告訴對方多一點 ?

對方如何才能打動你?
對方如何才能了解你平常的狀況?
如果對方已經先認識你的同事或朋友後,再來跟你聊他與你同事(或朋友)之間的事時,你是否比較不會排斥對方?

回頭再想想看,你平常有先了解你子女(或學生)在想什麼嗎? 他們最在乎什麼嗎? 你講什麼內容他們才會聽得進去?



以上例子與說明,應該會有相當大比例的父母或老師不認同。因為他們會認為實際上的狀況會比較複雜,要讓子女或學生去改變態度是相當不容易的。我同意,但這也就是這篇文章會是進階篇的其中一個原因。

「主動」與「被動」的交互變換或應用時機的拿捏,本來就要多練習的。但會讓一個人去練習新東西與建立新習慣之前,也要先讓這個人能夠去接受新的觀念才行。這一篇就是先讓人去思考這種觀念。


「主動」與「被動」除了家庭與學校教育的應用外,也有很多是可以在其他生活上的應用。
例如很多種公司的業務人員是經常會被客戶罵的。即使問題不是出在業務人員本身,但只要公司產品有問題時,以客戶的角度來看,業務員就是代表公司。業務員在被客戶罵時,就是訓練業務員在劣勢時(被動時)的轉念思考。可以訓練業務員如何同時在安撫客戶的情緒中,又可以蒐集客戶平常不願意講的真心話,或其他競爭對手的寶貴資訊(生氣時講的話,真實性相當高)。或可以「借用」客戶對公司產品的批評,成為回頭找公司內部溝通與改進的事証。

我本人以前在做房屋仲介的業務員時,就是經常使用「主動」與「被動」的交互變換觀念,可以在買方拉價或賣方殺價的過程中,有個斡旋與談判的應用。

事實上,商場上的談判高手與精彩事例非常多,但考慮到很多人沒有從事業務員經驗,而且每個產業的業務型態不一樣,要找出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的例子,不是很容易。所以我不選擇用真實業務談判的事例來分享。

不過,「主動」與「被動」的應用時機真的非常多。
如果主動是 "1",而被動是 "0",而主動與被動的交互變換就可以有無窮盡的運用,就像電腦科技的源頭,也是由許多的0與1的組成。


其他的應用:
寫書或寫文章也一樣,當作者是主動寫出來的,通常品質會比較好,比較會言之有物。但如果是被出版社逼著出書的,通常就比較沒有原來的水準了。
例如:
我在我其他文章中有推薦梁旅珠的第一本書 __「梁旅珠教養書」。這本書我看得出來是由她「主動」寫的,而且寫得非常好。但最近剛出的這一本「跟著梁旅珠教出好孩子」,卻讓我個人感覺是相當「被動」的一種寫法。這種集合一些常見跟教養有關的FAQ(Frequent Asked Questions),再由梁旅珠本人回答快速又簡單的答案的書,讓我對這本書的感覺是: 這種書是給沒有獨立思考的讀者看的,尤其是給從小到大很會背書或背公式,而且勤於練習數學題目才考上大學的家長們看的。或是一些習慣於「剌激與反應」的思考模式下而只想快速得到簡單答案的家長們看的。
當然,「跟著梁旅珠教出好孩子」這本書可能會讓很多家長覺得很受用,我只是講出我個人看完的感覺而已。但如果梁旅珠也會有這種被動出書的狀況,我並不意外。因為就連「富爸爸 窮爸爸」的作者也是只有第一本書值得看,其他「富爸爸」系列後續的書就沒有多少可看性可言。就連大前研一的書,也有好幾本是有被「灌水」相當嚴重的情形。


最後,再想想看:

像無手又無腳的Nick Vujicic與日本的乙武洋匡,他們兩個人是如何的轉念? 然後再由被動的劣勢轉變成主動的優勢 ?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獨立思考問問題-2: 為什麼要讀大學 ?



我一個女同事最近常在討論她女兒的事,因為女兒今年即將從國小畢業,所以經常跟同事間討論那一個私立國中比較好。前幾天,她女兒有考上她安排的私立國中,所以想要買一些課外書給女兒看,以作為獎勵(因為女兒平常就很愛看各種課外書)。這位女同事突然要我給她的女兒開一個課外書單,因為她可能認為我平常有提到的書,對她女兒會有用。
會被人要求寫推薦書單,我當然知道這是一種榮幸,所以,我有開始認真對待這件事。我就問這位女同事,她的女兒平常最喜歡看那一類的書,或是對什麼事情做的最專心,最感覺快樂。但我這位女同事竟然回答不出來,因為她只知道女兒愛看課外書,但卻不清楚是那一類的書最喜歡,更不用說會知道自己女兒對什麼事最有興趣或熱情。

這讓我想到,我在去年看到台灣商業週刊第1278期的內容時(封面主題是: 12年國教殘酷真相,小六開始衝剌大學),我那時就有衝動想要寫些有關教育的文章(用獨立思考角度去看教育),但後來還是決定先不寫。現在,真實的事件就在身旁上演,雖然我的女同事嘴巴上講說,如果女兒最後沒有考到私立國中也沒關係,但實際上還是很在乎的(不然為何要買課外書給獎勵呢?)。

現在的父母到底在擔心什麼 ? 為什麼只是國中而已,就要急著安排進私立國中呢? 為什麼有些家長對於還只是在讀小學的子女,就要逼著去一直補習呢?

第1278期的商業週刊就已經寫得非常好了,只可惜該期內容沒有對問題的最源頭再深入討論。不過,如果對於這個題目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一下。

我認識的一些父母本身已經是大學畢業的高學歷了,在小孩還沒進小學前,他們都還曾經說過自己會以小孩的興趣為主,不會一直要讓小孩去補習,畢竟,快樂的童年一生只有一次。

但是,當自己的小孩進入到整個教育体系時,原來的觀念與想法為什麼會被影響與改變呢?

我回想我讀小學的時候,雖然我小時候也曾被霸凌過,但整体上,我小學生時期的大部分記憶,還是快樂的事件比較多。當然,這些快樂的回憶都是跟玩的事件有關,從沒有跟讀書的事件有關。

「現在的小朋友都一直在補習,真的很可憐! 」,這句話我已經從很多家長(已是為人父母的同事與親友)的口中聽到過很多次了,但為什麼這麼多父母很愛自己的小孩,卻一直把小孩推入到那種不快樂的環境中呢 ?


我雖沒有生小孩,但以獨立思考的角度去問問題時,也可以用問對問題的方式,讓為人父母或身為學生的子女,去進一步思考小孩未來或自己未來的問題。


為什麼要讀大學?
如果你的子女沒有讀大學,你會擔心什麼?

我曾經問過很多父母這兩個問題,得到的答案會有下列幾種:
  1. 大學已經是現今社會最低學歷的門檻了,如果沒有大學畢業,就找不到像樣的工作,以後就沒有競爭力,會養不起自己。
  2. 如果將來工作機會不好找,至少有個大學學歷可以有考公職(如高考)的基本資格。
  3. 如果考上頂尖國立大學,同學的程度與家世背景大部分也都比較好,將來出社會也是可以多一些好的人脈,對將來的就業或創業都有幫助。
我之前問的父母,通常都是上班族或軍公教人員,也就是說,不是自己創業的創業家或小老闆(開店做小生意很多年,而且生意很穩定了)。因為如果是創業家或小老闆,通常我不會去問他們這兩個問題。就算有問(基於我的好奇心或想與一般上班族的父母去做比較),創業家或小老闆的答案也大部分如下:
  1. 看他自己,不想唸就不要唸,不唸大學又不會死。我會讓他先去工作,等工作幾年後,如果自己覺得還需要讀大學,自己再去唸,到時候會更清楚自己的方向。
  2. 如果他自己很會讀書,那就讓他一直讀,只要他(她)確定自己的興趣,讀不讀大學不是重點,而是讀出興趣才是重點。
當然,也有些大企業的家族子女,是被創業家安排的學校就讀,一路從「最好的」私立國小,讀到最好的國內外大學,準備為將來接下家族企業做準備。但重點是,被安排的企業家子女,未必真的都適合父母所安排的路,一些與自己個性或興趣不合的企業家子女,在父母的期望下生活,也是過得很不快樂。


我很早就有在問很多為人父母這種問題了。我本身也沒有讀大學,而且也不會想要再去讀大學或EMBA了(因為真的不需要了)。當十幾年前看過「富爸爸 窮爸爸」這本書後,就更深刻体會出,不同觀念的父母,對子女一生的際遇與選擇,影響真的很大 !
我不是反對讀大學,而是要學生自己或家長去更多方面的思考。很多國際大企業的工作職務內容,的確是需要大學的學歷,才有企業要用的基本專業知識作為基礎。

但你要問你自己,你真的(現在)需要讀大學嗎?
你已經相當了解你自己了嗎?

還是你已經是大學生了,卻知道自己並不愛讀書,也認為讀了大學也沒什麼用,也或者你想要延畢或再讀研究所,但內心深處事實上最害怕的卻是:   要為自己的將來負責 !

如果讀者有蒐集很多類似的新聞報導,就知道這種不願意長大與負起責任的年輕人已經非常多了,而且全世界都有。你應該聽過「靠爸族」、「單身寄生族」、「尼特族」、「飛特族」等等。

原因是什麼?

有個真正大師級的人物,在四十幾年前就已經預見這種情形了。

=======================================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在《不連續的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1969年出版)的書中提到:

延長教育年限當然也延長了青春期。就設計上來說,學校已成為保存青春期狀態的機構。學校讓年輕人留在最不自然的社會,一個只由同輩組成的社會……在學校,學生根本不可能成為成年人。
………

社會上大多數身體健康、受過高等教育且前途無量的年輕人,卻活在被忽視的青春期狀態,他們既未長大成人、也沒有生產力,卻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在這樣的社會中,青少年不法行為、草率的婚姻關係和離婚率攀升四處可見。青少年擔心負責、因得不到權力與機會而受挫苦惱。況且,社會被年長者統治──儘管表面上是由青少年做主。如果像時下青少年的口號一樣,覺得三十歲以上的人不可信賴,那麼他們就主動放棄了權利。他們已經承認,自己既不可能成為權力伙伴,也不可能推翻權勢。
………

我們不提供機會給沒有高等教育文憑者,就等於拒絕許多能力強、智慧高和潛力大的人參與貢獻並展現成績。除非在學術界工作,否則學業能力跟生活與工作能力並沒有太大關聯;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文憑能證明個人能力。若把文憑當成年輕人「潛力」及未來表現與能力的最終測試,人類的成熟發展就太不均衡。
………

學校必須接受這項事實:文憑已成為取得外在機會的手段,因此學校有義務肯定成就的類似途徑。不靠文憑自己闖出一條路的能人之士獲取文憑的途徑,至少跟循規蹈矩取得正式文憑者的途徑一樣好、一樣值得敬佩,也一樣有價值。學校為這些人設計的「獲得文憑」課程,當然一樣是高標準,跟上學取得文憑的標準沒有差別。
如果我們不去除文憑屏障,就會把機會變成夢魘,文憑也會變成歧視的象徵。這會讓我們的社會和經濟更窮困,剝奪我們累積的重要人力資源。如果不去除文憑屏障,我們的理想將受損,我們的專業會被嘲笑。或許更糟的是,頭銜的自負將取代成就的驕傲,成為知識社會支配一切的情緒。

=======================================



我很不願意引用其他人的文章,但真正大師級的「預言」讓我不得不佩服大師的觀察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而且上面大師觀點的摘錄也與這篇主題的內涵有共通點。


既然要用獨立思考去問問題,就不要只侷限在台灣教育制度本身,而是要放大範圍與跳出原來思考的框框,而且要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慢慢的去問到問題的最根源與最核心。

如果反向的問問題:
  • 如果你的子女已經是國立知名大學畢業了,你確定他就會找到想要的工作? 更重要的問題是: 你確定他就會快樂一輩子? 成為工程師、醫師、教師、公務人員後就會快樂嗎 ?
  • 為什麼德國、瑞典、芬蘭等國家的家長就不會注重有沒有大學畢業,但他們年輕人的競爭力在世界上是名列前矛的,為什麼 ? 最根本的原因是社會的環境嗎 ? 還是父母本身仍然是以工業時期(大量生產)的舊觀念在看學歷 ?
  • 如果你只是高中職畢業,但你已經很確定自己的熱情在那一方面了,你對你未來的方向或就業,還會很擔心嗎?


所以,要問到問題的最核心時,可以把一般上班族父母最擔心的「子女未來就業與競爭力」的問題,再更進一步的思考。

如果一般父母都認為要大學畢業才找得到工作,但真正問問題的方向會不會是:
  • 企業真的一定要用大學畢業生來做新人的工作嗎?
  • 如果有大學畢業與高中職畢業的兩個新人,在進入公司做同一類型的工作與學習半年後,表現有差別很大嗎 ?
  • 如果有人力銀行或新聞媒体,願意大規模的去各種大型或中小型企業做調查與實際做半年或一年的測試,大學畢業生與高中職畢業生的工作表現,真的有很大的差別嗎?


要有上面問題的答案,也需要做出相當廣泛的市場調查與能問對企業問題。所以問問題的練習是很重要的。

當然,台灣的企業是否有國際競爭力,是否有掌握未來趨勢的能力也有關,不然,企業找人的思考與心態也是沒有跳出原來大規模標準製造的思維。而且,很多負責為公司應徵新人的主管,自己本身就不知道如何選出有創造力的人才,或知道如何面試出一個新人的工作態度。

如果企業知道可以用一種面試方法或面試情境,可以把一個新人的企圖心與工作態度給測試出來,那會如何?

看下面這個Youtube上的找新人例子(不算是很好,但可以做基本方向的參考):

國泰人壽101年業務菁英招募計畫_下雨天篇



換個角度再思考。

不管一個人的學歷如何,身為一個人的基本慾望與需求會是相當一致的。
如果人生的幸福或快樂的源頭是要有充實感與成就感,大學學歷在一個人的人生旅程上,跟幸福或快樂的相關度是有多高 ?
現在台灣的阿基師,陳樹菊都過得很快樂與充實,但他們的選擇跟學歷有何關係呢?
如果不跳出學歷或文憑框框的思考,就只會在教育制度裡改來改去,基本的人性一樣沒變,也就是父母想要自己小孩高人一等,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心態是一樣沒變的。
如果沒有跳出思考的框框或以獨立思考去深入問問題的源頭,就無法真正解決大環境教育的問題。


如果家長的心態一直是把教育自己的小孩,尤其把發掘自己小孩的興趣與熱情的責任,外包給安親班,才藝班,補習班與學校老師。家長只要付錢就好,其他就盯著老師的教學進度與小孩的成績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全班前幾名。這樣的小孩讀到高中畢業後,當然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選大學與科系時,就很容易以當時最熱門的職業去選擇。



現在的家長跟過去(四十年前)的家長最大的差別與挑戰在於,要把未來的趨勢也考慮進去。但對於絕大部分的家長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困難或盲點。有些家長的困難是不懂得如何看趨勢或沒有時間去注意大環境的趨勢,但更多的家長卻是分不清「流行」與「趨勢」的差別,誤把流行當趨勢。

以前很多家長或高中生看到當時最受社會尊敬與高薪職業的是醫生(或律師),結果只要學生的讀書成績好,就希望進入醫學院去當醫生。但現在來看呢? 醫生是相對低薪的(以工作小時數與壓力指數等的綜合評比來看)。當然,醫生這個職業在未來還是很需要的,所以未來的醫生還有可能重新變成受尊敬且高薪又有合理工作時數的職業。

台灣之前有很多的電子新貴,因為有高額的股票分紅,造成很多大學的電子、電機或光電科系成為最熱門科系,但誰會知道後來的股票分紅會費用化呢? 誰會知道台灣的「四大慘業」會如此快速的到來呢 ?

到現在很多學生因為大陸來台觀光的人數變多,相對於台灣其他產業的沒競爭力與低薪,例如王品集團的相對高福利,造成很多學生會去選讀觀光、休閒或餐飲相關科系。但幾年後的未來呢?
過去已經那麼多次的經驗了,會因為當時最受媒体報導而去選擇熱門科系的學生有很多。當這些學生四年後畢業了,卻只有少部分的人有受益。但為何現在還有那麼多學生與家長會去選熱門科系呢?


對未來趨勢的思考:

  1. 如果像哈佛或MIT(麻省理工學院)都在將來開放所有人上網選讀各種課程與考試,同時也會給予學分或証書或認証時,全世界的大學還會剩幾間? 再加上如果上課方式與考試評量的方式,可以讓網路上所有修同一門課的全世界學生互評時,一個知名教師就能夠同時一次教超過十萬名學生(或更多)。那時,全世界的老師或教授會有多少人失業? 如果你是現任數學老師,問問你自己,你是全世界最會教數學的前十名嗎?
  2. 要是未來的世界是明確以創造力為競爭條件呢? 而且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國外的知名大學去學習呢? 台灣大學在全世界還能保有競爭力嗎?
  3. 如果未來的教育体制是由學生與家長在網路雲端世界中,借由各種與其他全世界的學生或小孩的互動或團体遊戲中,再讓家長與學生決定將來要學什麼專科或專長時,這時候還需要進大學嗎 ?  整個世界不就已經是最新與最多元的大學了嗎?
  4. 如果你的子女已經是讀高中了,我想問做父母的,你的上網蒐尋資訊的能力與手機應用能力,有比你的子女強嗎? 這種全世界快速連結的趨勢會有回頭路嗎? 做父母的要想一想,從你唸小學到現在,有多少行業是完全消失了?(例如,還有人在賣草鞋嗎?) 現有大學科系或教學內容,對你子女的未來有用嗎?

如果父母要對子女儘到教育的責任,我認為到高中(職)畢業就好了。讀大學是在小孩自己本身已經相當確定要往那個方向(專業)的發展時,「主動」去讀才有效。「被動」的在父母安排下,或照著一般人的直線式人生軌道去走,當高中畢業了,就去選一個看起來有未來的科系去讀,這樣反而是對自己小孩不負責任的。
大學時間過得快,很多人花了四年的時間也不確定自己的興趣,然後就要面臨就業的真實考驗。也有很多人的家庭經濟還可以,就讓小孩繼續考研究所(master degree)。但真正的問題(子女自己的興趣與專長)還是沒有解決,考研究所或大學延畢都只是一種形式的拖延心態而已。


在現有体制下教出來的小孩,很多很會考試,但不會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很多讀私立名校的小孩很會比家長的財力,或比家長的社會階級,但卻沒有同理心。
如果一切都如家長的安排,小孩本身也很會考試,從小到大都很順利的經常考第一名,最後進入社會如願成為很多「社會菁英」的職業: 如法官、律師、醫生。但這樣「平順」又「高人一等」的人生經歷,真的會知道社會一般大眾所遇到的問題嗎? 會知道如何解決或判定社會問題嗎?

以台灣之前常出現的「恐龍法官」,如果你去查一查這些被人稱為「恐龍法官」的人生學經歷時,你會不會想知道問題源頭是什麼? 如果一個人很會考試,但從來沒有任何社會經歷,直接從体制內一路考試就考上法官。當你真正遇到需要上法院的事而碰到這樣的法官時,你會有什麼感想 ?



另外,教育也是要遵守最基本的供需原則(以生態觀念來說,就是可持續性原則)。像現在大學供過於求了,學生變成是老師的客戶(提供教師生存下去的衣食父母),學生不喜歡讀書,老師也不敢當學生,而大學如果要一直存活下去,就要靠政府補助(納稅人繳的錢),這樣可以持續下去嗎? 現在的政府還有錢嗎?


也可以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學業成績:
經濟學裡有一個重要觀念是「邊際效益」,以最生活化的解釋可以用吃蛋糕來舉例。當你很喜歡吃蛋糕而且又有一點餓時,吃第一塊蛋糕感覺會最滿足,也就是邊際效益最高。當你接下來繼續吃時,每多吃一塊蛋糕的滿足感就越減少,也就是邊際效益在減少。如果你是參加吃蛋糕大賽時,你會一直吃到吃不下,甚至看到蛋糕會想要吐了,這就是邊際效益已經到負值了。
以台灣教育與考試方式下的學業成績也是一樣。當不去補習的學習成績是可以考到75到80分,但到補習班的密集考試與練習後,可以考到95到100分時,一般家長就以為這個補習班很不錯。但為了要達到這多出來的20分差異,卻要犧性小孩的休息與遊戲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失去小孩自我探索與自我了解所必需要有的「無聊時間」。小孩的創造力也會慢慢的被消磨與犧性。這多出來的20分的邊際效益是正的? 還是負的 ?


好的教育方式還是那一句老話 _「因材施教」,但問題就在於太多家長已經是相當根深蒂固的觀念__「高學歷就是有好的競爭力」。太多家長有這種菁英教育迷思(或文憑迷思)才是整個社會的教育問題根源,如果根源問題的「因」不解決,從各種不同的教改政策去努力都沒有用(因為那是「果」),不管考試方式如何的改,補習班依然會生意興隆。


那些是因? 那些是果?
是學生素質差嗎? 是廣設大學嗎? 是老師教學內容跟不上時代嗎? 是老師找不到學生的動機嗎?
學校教育環境是因嗎? 還是家庭教育? 還是家長的觀念?


附註:
這篇是獨立思考問問題的第二篇,最主要還是要讓讀者練習問問題,然後可以進一步的找出整個複雜問題的最根源。這一篇「為什麼讀大學」跟第一篇的「面對高房價 你為何不生氣」是針對不同讀者群而寫的,但根本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越來越多人能夠更深入的思考問題,希望讓台灣或全世界有個更好的未來。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獨立思考問問題-1: 面對高房價 你為什麼不生氣?

前言:
獨立思考者在看問題時,要學會把問題的全面性看清楚。當今全球化的世界,很多的問題都越來越複雜,但只要多思考問題的根源,多去練習問問題,當問到整個事件(或問題)的最核心時,通常就比較可以把問題給真正解決了。


很多人的許願都說要世界和平,或想要讓世界變得更好(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但我很好奇的想要問,他們做了什麼? 而我們又做了什麼?
像是每次的世界小姐(或環球小姐)的選美比賽中,很多參賽小姐都說要讓世界變得更好。
但只是以所謂的世界小姐頭銜,到一些貧窮地區去做善事,做愛心,這樣就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嗎?
先不考慮是不是有做秀的成份,我想要問,造成這些貧窮地區的人民會如此貧窮的最根本原因有解決了嗎? 如果不去把最根本原因解決,只靠世界小姐去宣導有用嗎? 請問一下,世界小姐已經選出幾屆了? 貧窮的問題是否有改善了? 還是越來越嚴重了?


貧窮問題不是只出現在像非洲或印度等常見的地區,就連美國、日本、西班牙等已開發國家,也都曾因為高價的房地產而讓許多人的生活由小康而變成貧窮。所以就看貧窮問題來講,不能以過去的觀點去看事情,這樣才能看得比較全面,而如果要解決貧窮問題時,問的問題也會比較接近核心。

現在全世界面對的問題有非常多,有全球暖化、生態失衡與物種滅絕、水資源不足與不均、越來越多的超級病毒等等。這些事情都很重要,但也都非常複雜,許多科學家都很努力的要找出解法,但一般人因為沒有科學家的專業,除了讓自己的生活儘量的簡單與減少資源浪費外,可以做的事並不算多。

我把高房價議題做為「獨立思考問問題」的第一篇,是因為高房價是比較單純的人為因素,而且是跟許多人最切身利益相關的事。只要夠多的人知道事件的最根本原因,就可以用改變制度或制定法規的方式去解決。所以從高房價的議題先開始練習,可以讓許多人將來在面對更複雜問題時,有一個對的切入角度與「問對問題」的思考方式。



面對高房價,除非你家人或你自己是房地產的既得利益者,不然,你一定會生氣的。所以,更好的問問題方式應該要問: 面對高房價,你要如何表達你的生氣? 或你要如何改變現狀?

不久前的在美國發起的「佔領華爾街」運動 (We are the 99%, occupy wall street),是個和平運動,雖然很多其他國家也有年輕人聲援,但整体效果不好。年輕人有表達到生氣了,全世界的媒体也都注意到了,但結果卻都還是不好,為什麼?

如果年輕人是以推翻極權政府的政權(如"茉莉花革命")來定義所發起的運動成不成功,以這種快速集結眾人的方式,快速集結大眾的力量去把原來人民不要的政權打敗,這是有成功的。

但如果年輕人最終是想要給人民過得比較好的生活,要有比較公平的社會体制,這種快速集結的方式,反而不容易成功。因為公平的体制沒有建立起來,每個主要不同價值觀的衝突沒有適當的解決與取得共識,或主要政治實力的利益或權力沒有適當分配或削弱(埃及的現狀一種例子,美國的價值觀分裂又是另一種例子)。

在已經是民主國家的現有体制中,要把不公平的体制給打破,並不需要流血革命,而是需要建立更好的体制來代替。當一開始要讓大眾了解新的体制時,就要持續專注在同一問題,而且訴求要到最簡單,但卻又能直指制度問題的最核心。然後一直追蹤,一直深入体制的內部,持續的問最根本的問題,就像滴水穿石般慢慢把堅強的体制與觀念給打破("滴水穿石"會讓人想到需要花很久時間,但以現在網路與手機的快速連結特性,事實上不需要花很久時間的)。當絕大部分的民眾都了解與認同新的制度時,這樣的制度才比較容易成功。

現在很多民主國家的人民一直搞不清楚整個社會問題的重點,不是選出很會演講的總統(總理)或國會議員,這個國家人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好。儘管這些總統或國會議員在選舉時期都有把你心中的不滿講出來,但一旦選上以後,真正在讓這個國家系統運作的還是同一批人,就算政黨輪替了,但這些運作國家系統的一群人,還是沒有改變,他們的認知與觀念還是沒有改變。新上任的總統或國家領導人,如果想要改革貪腐,建立清廉的制度,第一個碰到的阻礙就是來自國家運作系統內部,有貪污或既得利益的一群人。他們如果沒改變,國家社會就無法有清廉與公平的制度,因為新制度一開始要推行時,在國家運作系統內就會先被一些相關人士排斥、阻隢與扭曲,新的制度就無法落實,更不用談會成功。


2008年因美國次貸海嘯而引發世界經濟的災難與日本二十年房市走空的歷史都讓許多人的生活陷入貧窮,只要讀者願意去查,許多網頁或YouTube都有很多討論的文章與影片。

現今大陸許多地方都有出現「鬼城」現象,這與前幾年西班牙的許多地方出現的鬼城現象非常相近,或中東杜拜(大陸稱"迪拜")的大量空屋與"世界島",甚至連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之前,泰國曼谷就有鬼城的現象出來。

為何同樣的事件會一直發生呢?

如果高房價是果,那人性的貪婪與一窩蜂是因嗎? 那如果人性的貪婪與一窩蜂是果,什麼才是它們的起因呢?

我的讀者有一部分是學生,而學生通常還不會去想到成家立業而去買房子的事,所以也比較難以感受到高房價的生氣與痛苦,我先蒐集一些跟房市相關的影片(有以中文報導為主)。我把資料分成下列三種,讓讀者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感受與比對(就算是學生讀者,也會有相當大的震憾感受):
  • 已發生過房市泡沫的地區
  • 現在剛剛發生泡沫破裂的地區
  • 已經發生房市泡沫,但泡沫還未破裂的地區

房產泡沫已破裂地區:

除了上述的美國與日本(網路上已有太多資料了),另外還有比較少人知道的西班牙,所以我收集西班牙的報導連結(影片):

影片出處_鳳凰視頻: 走进西班牙“鬼城”塞塞尼亚

影片出處_YouTube: 西班牙歐債風暴- 房產崩跌篇 Housing bubble of Spain


我認為房產泡沫剛剛爆破的地區(正在進行式):

有關南韓首爾的報導連結(文字新聞):

新聞出處_新浪網香港: 首爾房價跌至08年來最低 韓政府減稅刺激市場

新聞出處_朝鮮日報中文網: 房價股價大跌致負資產 韓房奴哭窮


房產泡沫尚未爆破地區:

有關大陸鬼城的報導連結(影片):

影片出處_YouTube: 美国"60分钟"特辑:中国楼市或是最大泡沫

影片出處_YouTube: 【禁闻】美国网站曝中国最大"鬼城"


有關台灣空屋報導連結(影片+文字新聞):

影片出處_YouTube: 33萬「蚊子戶」!新北空屋率 全台第一

新聞出處_雅虎台灣: 北部空屋率 十年達54.2%冠全台




看完上面的影片與文字報導,我想,有一點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現在的台灣、大陸、香港等的房地產都已經進入泡沫狀態了,也知道房產泡沫一定會破,只是不確定這個泡沫何時會破而已。

對於住在台灣、大陸、香港等房地產泡沫還沒破裂的年輕人來說,這種高房價與高空屋率的現狀是比較令人擔心的。因為很多生活在你週遭的人可能都還很樂觀,有買到房子的人在等更高價賣出,但他們可能是最後房市泡沫的受害者。等到房市泡沫全部破裂時,就像美國與日本的例子一樣,大部分的人都會受到影響的(不管有沒有買賣房地產)。

各地區的房地產現狀與相關法規都不相同,而我的讀者比例是以台灣人最多(約佔55%,雖然大陸的中文人口是最多,但除了極少數大陸人民知道要由yahoo網站再連結到Google的這個Blogger網頁外,其他大陸人民都無法從大陸的百度蒐尋與直接連結到我的這個Blogger網頁),而且我自己在台灣也曾從事房地產的工作,所以我會用台灣的房市現狀與房市相關法規來做進一步分析與提出我個人的觀點,然後再讓讀者思考自己所居住地區的房價現狀與提出自己的想法(問問題的角度)。


以下的討論比較深入台灣房地產的問題,對於住在台灣以外的讀者,會比較不容易深入了解,但只要先看過內容,將來也會有一些幫助。

近十年來,台灣的房地產價格已經上漲超過一倍,而實質薪資卻不漲反減,其中房地產上漲的原因,最主要就是稅制問題(遺產稅與贈與稅由50%降為10%而吸引台灣人海外資金回台也有關,但不是主要原因)。

台灣對房地產的課稅不是以市價為基準去課徵,而是以台灣特有的「土地公告現值」與「房屋現值」為基準,而絕大部分台灣人都知道這兩個「現值」跟實際市值有很大的差異(經常少到只佔市值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很多台灣的政府官員、學者、甚至是具有財經背景的立法委員,都還是用原來的角度看事情。

誰說一定要用現行的土地增值稅的計算方式? 一定要取得上一次的交易價格(原始交易成本)才可以計算?
為什麼不把土地或房屋的課稅方式簡單化? 為何不是只要土地或房屋有過戶或變更,就要登記一次市價,再以現有市價課固定的稅率?
因為如果有故意以高價報低價,賣方想要在這次交易中逃稅,但買方下一次就會交更多稅,買方會願意嗎?

對於我上述的想法,已經有些團体有發表相似的做法,請看下方連結:

網頁出處苦勞網: 為何不敢市價課稅!



*****延伸的問題與解法:
如果有故意用假買賣真贈與或繼承(逃避10%的贈與稅或遺產稅),要如何防範?
我的解法: 在實價登錄的現有機制與資料庫的增加。如果有某一交易個案低於同一社區一定百分比(x%)時,就自動公告出來,提供固定比例的獎金(如原應繳稅金的20%)給檢舉民眾,而被查出是以高報低的個案屬實者(買方或賣方),則加罰兩倍的罰金(原應繳稅金的兩倍)。如果很多人都故意以高報低,那房價就不會上漲太快,因為實價登錄的結果使其他新買方只想用低價去買。

另外可能會衍生的問題如: 以低價報高價等等,這讓讀者思考這種情形的發生可能性,以及處理方法。如果台灣有很多人會認真去面對高房價問題時,這些衍生的問題就會被更廣泛的討論。所以我先不用把衍生的問題做太多的討論。


另外,台灣現有空屋已經太多了,如果是去課空屋稅或對投機者提高利率等,都可以打擊投機炒作,但為何一直沒有做?

現有科技來看,要查空屋,並不會很困難的(從最容易想到的如到電力公司與水公司去調資料之外,讀者如果善用網路與創意思考,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做到)。要對空屋徵收稅金,也是非常簡單的。

對於打擊投機者,像有錢人用人頭戶或利用多個假身份証去買好幾戶房子的來投機,看起來好像很難去防堵,但如果買房子的身份登記是除了姓名之外,還要記錄指紋或眼睛虹膜掃描,而且不止在當地地方政府有記錄,而且是有連線到中央政府的電腦資料庫做存檔。而且中央政府留存的原始資料,如果修改,必須有不同單位的人共同核準才可以。我認為,這樣就可以斷絕有錢人用人頭戶或假身份去買房地產投機。科技加上完整的制度,就可以做到,但要面對的就是現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與官僚体制。


如果你是身為父母且已有房地產,你看起來是現有高房價的既得利益者,但這就好像你自己因為有分到一些餅屑而沾沾自喜,但大部分的餅是被建商與貪污的官員或民代給吃掉了。然而,你卻讓你的子女的一生,過著終生無法買房的遺憾。也就是說,你自己的自私與無知,是建立在你子女將來的幸福上,你還可以說你愛你的子女嗎?

對於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你有Facebook,有Line,有Twitter,你為何不用這種現有的科技平台去持續發聲? 持續去的問政府為什麼?
年輕人為什麼不組織一個比無殼蝸牛更有力的團体? 一個更懂得利用科技傳播力量的團体?
很多年輕人自認為很有創意,對科技應用很有自信,但對於高房價,為什麼只有抱怨?  為什麼不去串聯? 不去把問題給弄清楚? 把對自身最相關的問題給解決?

我不是要年輕人去搞革命或顛覆政府(這是過去常會發生暴力與流血的方式,而這不是我想要提倡的!),而是要年輕人去建立起比現有体制更好的、更公平、更能永續發展的制度。在讓現有政府與人民都能了解與相信這種願景的力量與方式,可以是很和平與有創意的。

新的房地產課稅方式,是一種跳出框框思考的作為,是一種人性加上基本數學推理的結合。


最後,這一篇影響力與作用力跟我另一篇 "預見一個無貪污的國度 "文章有相似的邏輯與效應。如果讀者認同這篇文章且希望建立一個透明且合理房價的制度,為了讓越多人知道這個想法,請用力使用Facebook,Twitter或Line去轉寄吧 !!!


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獨立思考談幸福-5: 「自知」 最幸福 ?

我們小時候聽到的童話故事,它們的結局經常是: 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長大後的我們也慢慢知道,王子有可能變心去找「小三」,王子跟公主也可能會因個性不合而經常吵架或貌合神離。

幸福是絕大部分人都想得到的,但:

什麼是幸福 ? 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

這個主題是我覺得最難寫的一個主題,但它卻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主題。
難寫的最主要原因是: 幸福是每個個人相當主觀的認定,而且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環境或有不同剌激加入或用不同的認知角度去看時,就有可能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要知道幸福的觀念有多廣泛與多樣化,可以先想想下面這四種不同角度的問題:

第一: 是自己認定的幸福就是幸福?
以不丹王國( the Kingdom of Bhutan)來說,她曾經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有些說是最幸福的國家),但現在不丹開放觀光以後,就有很多不丹人不會像以前那麼快樂了。以前的人民覺得幸福,是沒有跟其他國家的人比較(因為資訊不足),一但知道外面世界帶來更多新奇與方便的事物時,在想要擁有更多的慾望與自己實際收入的比較後,很多不丹人民也不再自我認定那麼幸福了。


第二: 還是要跟別人比較過後的幸福,才是幸福? 如果要比較,跟誰比? 比較那些?
跟古時候的人比起來,現代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過得都比以前的皇帝或國王(王后)舒適多了。例如,以前的皇帝也無法在夏天吹冷氣,而且家裡有冰箱可以隨時吃冰。想出國可以搭飛機,幾小時後就可到達其他國家等等。但現代人有覺得比較幸福嗎?
很多心理學家做過的幸福感比較實驗的結果像是: 如果鄰近國家的人民平均收入是你的十分之一,你會覺得很幸福,再加上如果你是住在高級社區,而社區內的收入是全國平均值的二倍時,也會覺得幸福。但如果你住的社區裡所有其他人的收入都比你高二倍以上時,你在你社區裡,你就會覺得你是你社區裡最不幸福的人。


第三: 幸福是目標? 還是過程? 還兩者兼俱?
中國人與台灣人的傳統觀念中經常有教人在年輕時多努力,而把幸福的目標放在年紀大的未來,就像很多人講的「退休後可以享清福」。我認為這種觀念是除了受到儒家敬老的觀念影響外,中國百姓長期處於貧窮的狀態下也有相關。所以造成在古老中國的家族中,一個能夠活得比較久的長者(當時平均壽命都很低),不用再付出勞力去工作而且又有兒孫滿堂盡孝道,而且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最重要,說話份量也最重,所以讓人覺得這樣子的生活才是最終的幸福目標。
但很多國家的人民是比較樂天(例如東南亞的印尼與南美洲的人民),比較重現即時享樂而不會像台灣人的重視儲蓄。但這些國家的人民在年紀大時,有比台灣人幸福嗎?


第四: 幸福就是一直活在平安、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中嗎?
很多宗教會談到最終幸福或絕對的幸福,也有描敘一個好人死後上的天堂或天國(極樂世界),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如果所謂的「天堂」就是每天做「沒有冒險」的事,沒有起伏也沒有驚奇與意外,不用擔心與計劃任何事情,這樣的一生就是幸福嗎? 這樣的生活是不是跟寵物的生活方式一樣的呢?


我這篇是以中文來寫,但以獨立思考的角度去談幸福時,國際語言英文對幸福的解釋也要考慮進去。例如在國際幸福日時,又一定會有新聞媒体去報導一些國家所舉行的國際幸福日的相關活動。
但幸福在英語世界的國家是怎麼做解釋的?

幸福的英文是 Happiness。最簡單來說,幸福就是快樂,可以講發生事件當時的感覺,也可以講自己長期以來的感受。所以外國也有很多人知道分享是快樂,助人是快樂,活在當下也是快樂。

如果快樂就是幸福,那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快樂在腦中是發生了什麼事?


我們都知道在很多情形下,當人們感覺很快樂或興奮時,可以讓腦中分泌多巴胺(dopamine),



多巴胺(dopamine)路徑示意圖


例如: 年輕人參加偶像的演唱會時的興奮與狂喜。

但不止在這種很亢奮的情境下,大腦才會分泌多巴胺。如果一個喜歡古典音樂的人,當他(她)在聆聽交響樂時,腦中也是會分泌多巴胺的。

我在年輕時就常想一個問題: 為何一些中老年人總是喜歡一直聽同一個曲目那麼多遍,還都不會覺得厭煩?

所以,我自然會聯想到一個問題: 年輕人聽搖滾樂的那種興奮的快樂,跟中老年人經常重覆聽同一個經典名劇的快樂,是否是相同的多巴胺?
到目前為止,我沒有找到有做這種比較的科學實驗。

但我想把快樂先簡單的區分成二個種類來看。

第一種快樂_興奮的快樂:
我想很多讀者有參加過很多大型歡樂聚會(party)如: 跨年煙火,畢業舞會,搖滾巨星的演唱會,甚至參加世界盃棒球賽、NBA藍球的決賽現場等等。當你置身於現場熱血沸騰的情境,如果再加上你支持的球隊獲得大勝時,那種快樂會在人的大腦內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讓人一直想要一而再的嚐試,連多年後的回憶也能再次重現當時的快樂回憶。

第二種快樂_心靈感動的快樂:
很多讀者也應該有聽過非常動人心弦的歌聲。雖然每個人對抒情歌或古典樂的喜好不一定相同,以台語頂級歌手如"江蕙"(我唯一認同住在台灣的所謂「歌后」),國外頂級歌手如Cerlin Dion、或甚至是古典歌手如Andrea Bocelli,如果你非常喜歡他們的歌聲,當你在聆聽時,你也是覺得很快樂的,你的大腦內也有分泌多巴胺的。

如果兩種快樂你都有經驗,我相信你很清楚這兩種快樂的感覺是不同的,所以在大腦內發生的事也是不同的,所以就算現在科學家只能說明兩種快樂都有分泌多巴胺,但一定有其他因素也有在其中,而造成這兩種快樂的不同。

不同快樂的因素不是我討論的重點,重點是那一種快樂比較能持久。
很多人的經驗都知道,第一種的會比較強烈,而第二種會比較持久。

很多心理學研究與實驗都知道,第一種強烈的興奮與快樂,通常會變成類似上癮的現象。 就像很多藝人、名人或影歌星,經常是生活在開party的歡樂日子中,但相同日子過久了後,卻經常想要找到更high的快樂,而經常最後就會跟毒品有關,因為平常的任何party已經沒有能夠到達像毒品一樣強度的high(剌激)了。

所以,談到快樂,不管是科學界或宗教界或哲學界所提倡的快樂,都比較像是上面講的第二種快樂,是屬於比較持久的快樂。


一般人都常會認為,有錢後就會有持久的快樂與幸福。

但變有錢後,就一定會幸福嗎?
我的答案:
不一定 ! 就看你本身對財富的觀念到什麼程度。

財富的駕御就像開車、開飛機一樣。當你沒有駕御的能力而坐上駕駛座時,你是相對危險的。如果你本來就不懂如何賺錢,而你卻突然擁有一大筆錢,你可能到最後不僅沒有得到幸福,還可能失去原來的朋友或可能會因你的財富而招來殺身之禍 !

你以前如果有往這方面去想過,就可以從很多社會新聞看到實際的例子。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如果原來不是有錢人,你週圍的人也大部分都不是有錢人。如果你突然變有錢了,而且你還跟原來的親戚朋友繼續來往,你又想使用你的大筆金錢來享受快樂,你的親戚朋友就會注意到。結果他們不是一直來跟你借錢,就是想從你這邊得到好處,或是對你的財富產生貪念。人的各種貪婪、忌妒、猜疑等等人性的醜陋面就會一直在你的周遭出現,你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去處理這些事,你就得不到原來預想的幸福。


人是群体動物,所以絕大部分的人不會離群索居而又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人是要分享後才會感覺更快樂、更幸福。許文龍先生在他的「零與無限大」這本書裡就有提到這種分享的觀念。
許文龍先生用他的「釣魚哲學」來舉例,如果一起去釣魚回來的人中,只有他一個人釣到很多魚,但其他人都沒有釣到時,這樣他並不會覺得快樂,因為不能分享快樂。只有在大家都有釣到不少魚時,大家都能互相分享釣魚時的快樂,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財富也一樣。就算大部分人無法做到像許文龍先生的利潤分享(包括員工、供應商與客戶),但如果你能把你不算多的財富分享給有需要幫助的人時,你也會覺得很快樂。台灣不久前就出現一個有愛心的名人"陳樹菊"。陳樹菊在台東賣菜,多年來捐款行善近千萬元,獲得富比世(Forbes)選為亞太地區傑出善心人士。她不能算是有錢人,但她是真正懂得分享而得到快樂的人。



真正的幸福感或終身持久的快樂,都是必須要個人內心擁有充實感與成就感。

其實,上面這句話,就是我對「什麼是幸福」或「如何得到幸福 」所給的答案。

我認為幸福的人生,不是一生都過得很平順或者不用去煩惱任何事情。我認為人生並不是像活在「天堂」或「極樂世界」的日子後,就會擁有持久的幸福感覺。
人生是要活得精彩,也就是要能去体驗人生中的各種喜、怒、哀、樂、忌妒、猜疑等等人性自然的反應,再慢慢由生活的歷練中學會如何去寬恕、信任、感恩後的幸福感受。
很多宗教的虔誠信仰者也有体會到這種程度的幸福感受,但有獨立思考的人不用特別去信仰任何一種宗教就可以達到這種幸福感受,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要「自知」!

「自知」就是一般人常講的「人貴自知」。但不是單單了解自己的個性或喜好而己,而是你要知道你自己的目標後,加上考量你自己的能力,你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時機下,你可以做的最佳選擇。

我很同意有人說過: 幸福就是把上帝給你的牌,你盡全力把它打到最好。

一件你想要做到的事,你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去做了,而最後得到的結果並非你原先的預期,但是,這就是你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結果時,那就接受它吧! 真心誠意的全心接納這個結果。

要做到是很難的,我知道。
事實上,這一篇不止是獨立思考的進階篇,而是高級篇了。我整個獨立思考的部落格就是要讓讀者用獨立思考的精神去找到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天地,去實際走過專屬於你自己的人生軌跡。
而我自己也是還在前往幸福的道路上,邊測試、邊選擇與邊享受。


如果讀者是我部落格的常客,就可以跟我之前的 "獨立思考之往夢想前進系列" 的四篇文章去做對比。我認為,夢想與幸福的追求,都要先做到「自知」。
我對獨立思考的定義(並且與批判性思考做的比較),就是把「自知」提昇到比批判性思考更高層級的境界。

對於「自知」,我也建議讀者可以從「需求層次理論」去思考,去幫助讀者的自我了解。

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由"亞伯拉罕 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
他提到的需求有從最底層的生理需求(身體基本需求)到最高層的自我實現的需求。

 

 
需求層次理論示意圖


例如「吃」是屬於最底層的生理需求,但如果你真的很喜歡美食,而且願意將「吃」做為終生追求的事業時,把食物的品嚐或烹煮做到大家都公認你是美食家或美食主廚時,你就已經從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層的自我實現需求都達到了,你就會達到那種持久的快樂,你就會感到真正的幸福。


最後,我用二個發生在我週圍且與幸福有關的真實小故事,分享給讀者。

我曾經在很多公司工作過,在曾經工作的前後二個公司的同事中,有遇到二個相似情境的故事,但二個故事的主角卻用不同的態度去處理這相似的情境,而有不同的結果與幸福感受。

第一個主角是台灣女生,嫁給一個客家人。他的公公婆婆在家裡都是經常講客家話(客家話是相當接近廣東話的一種方言),但這個女主角不會講客家話。與公婆住在一起的日子,經常要去適應公婆的生活習慣與不同的價值觀。這個女主角雖然不會講客家話,但卻很喜歡吃客家菜,而她婆婆也很會煮客家菜。因為這個女主角的個性比較有自己的主見,對於婆婆的想法不一定能夠接受,婆婆講的話不一定會全部照做。結果日子久了以後,婆婆雖然都會講國語與台語,但開始故意在家裡都只講客家話,而這個女主角慢慢覺得自己被冷落與排斥,因為明明在晚餐時間,婆婆在自己與老公的前面是在講自己的事,但因為自己聽不懂客家話,所以不敢直接問,就等到睡覺前再問老公。但老公是個很孝順的兒子,不願意把婆婆講的話完全照實的講給自己聽,結果日子久了之後,發生的誤會就越多,老公也開始對自己與婆婆間的問題沒有耐性,後來造成自己必須帶著二個女兒搬出去租房子住,不然就無法再繼續這樣的生活了。

第二個主角跟第一個主角有著極為相似的情境,一樣是不會講客家話的台灣女生,嫁到平常公婆都講客家話的家庭中。剛開始的婚後生活跟第一個主角是幾乎一樣,這個女生的生活不是很快樂。有一天,她知道婆婆很會煮客家菜後,突然改變原先看事情的角度。開始學習烹煮原先不是特別喜歡的客家菜,但因為她內心想著,自己的老公也很喜歡吃婆婆煮的客家菜。在某個星期日的早上,因為公公想要吃某一道客家菜,公公要請婆婆煮這道菜來吃,這個女主角就趁這個機會,也大聲呼應叫好,她說她也很喜歡婆婆煮的這道菜。剛開始婆婆有點不大相信,但後來被這個女主角的熱情與一連串的稱讚所征服,婆媳兩個人破天荒的一同去市場買菜。從那時候開始,婆媳之間的關係開始由互相的猜忌與不信任,變成有點像是親密的師徒關係。媳婦越來越知道婆婆的個性與喜好,也懂得在最適當的時候給婆婆讚美(不管是在烹飪或其他方面),整個家庭的良好互動也影響了下一代的人格特質與學習態度。我覺得真正的幸福就在這個女主角的身上發生了。


附註一: 我是男生,以上兩個故事都是在辦公室的午休時間或其他比較空閒的辦公室時間裡聽到主角自己跟其他女生聊天時所說的。上面的第一個主角事實上是我後來公司的同事(也就是第二個主角的故事先發生),我故意用這樣的寫法會比較有清楚的對比。

附註二: 本來台灣社會已經慢慢變成小家庭制(年輕夫婦與公婆不住在同一戶中),所以婆媳關係就比較不嚴重。但最近幾年,年輕人因為收入變低而物價相對變高的狀況下,在結婚後需要跟上一代同住來節省生活開支時,新的婆媳關係就會變得相對重要了(對幸福感來說)。





後記: 我在TED看五年已經看超過1000個演講了,其中跟快樂或幸福有關的演講也不少,我選其中三個不錯的演講介紹給讀者,因為部分內容也跟這篇文章的某些觀點相同。

紹恩.阿克爾:優質工作的快樂秘訣

Paul Bloom:快樂的起源

丹尼.吉伯特問: 我們為什麼會快樂?